普通人如何改變社會——以社工為例

15年,10000多棵數,2名殘疾老人,賈海霞、賈文其。他們的故事被CNN報道后,獲得媒體的大量報道,刷滿了朋友圈。15年,把昔日荒灘變成片片叢林,他們讓改變發生,讓無數人感動落淚。

曾幾何時,我們覺得自己是天之驕子,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我們就是來改變世界的。

曾幾何時,我們覺得現實太強大,我們太渺小,我們默不作聲,我們看見了當做沒看見。

我們大多數人,可能終其一生,就是個普通人。那我們可以改變社會嗎?我們可以讓社會變得更好一點嗎?當然可以!

幾年前公益人西客在文章《公益之私議》中提到,內圣外王,做一個現實的理想主義者。生活中,遇到不少理想主義者,以改變社會以及任,然而純粹的理想主義是脆弱的,現實的理想主義主義者,才能走得更遠。做為一名好的實踐者,我們該怎么做呢?

1.順勢而進。每一年,行業的發展都有大大小小的機會,政府招投標,基金會項目支持,社工開展的一項項服務等。在形勢好的時候,去發揮自己的專業,去提供建議,去推動改變。我們可以在招投標文件里,多融入社工的理念;在基金會支持的項目中,多體現專業的價值;在社工的一項項服務中,多傳遞社工的價值;在社會熱點事件中,多主動發聲,推動社會政策的改變。

2.逆勢而守。每一年,行業的發展都會有種種的挑戰,不同的行政工作,各樣的檢查,各種的誤解。在面臨挑戰的時候,我們堅守底線,不做惡。如果不能去說話,那就保持沉默;如果不能評論,那就點贊;如果不能點贊,那就默默關注。做為社工,我們嚴守服務對象的秘密,我們接納和尊重服務對象,即便環境如何惡劣,社工依舊可以選擇對自己的態度,對服務對象的態度,對專業的態度。

3.日拱一卒。社會的改變,不像化學反應,很快就能看到結果。社會的改變,需要無數人一點一點的推動,需要無數量的積累,才可能帶來質的改變。不著急,慢慢來,多點耐心,相信我們的社會會變得更好。做為社工,我們要有足夠的時間,去陪伴服務對象的成長,去陪伴社區社會組織的發展,有足夠的耐心等待改變的發生。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今天是很安靜的一天,我并沒有如何如何的思念你,這很好。 我看了很多心靈雞湯, 我覺得還分外受用,我希望自己能靜下來...
    異想天開奇妙能力者閱讀 149評論 0 0
  • 后側的肌肉按摩效果不是很明顯,因為腿部無法完全放松,最好是做在有扶手的凳子上滾,效果會比在地上使用要好,這里器...
    中山市古鎮高級中學方晶閱讀 623評論 0 1
  • 1.一些基本概念 1)線程 進程 進程則可以說是一個程序,一個app,而線程是cpu執行的最小單元,是一個順序執行...
    烈醬閱讀 236評論 0 1
  • 今天,微博上爆出WePhone公司創始人蘇享茂自殺的事情,讓我十分震驚。一個功成名就的人不應該活得好好的嗎?為什么...
    麋落先生閱讀 584評論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