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對一個在學校工作的普通老師來說,如果整天就知道埋頭苦干,那他的生活一定是十分乏味的,工作的效率也必定是不好的。人畢竟是人,不是機器,勞逸結合才是王道,才更長久。
為了調劑生活,于是,我們就開展了一些活動,打籃球,踢毽子,走路……堅持得最久,樂趣最多,運動量又適中的活動還是打乒乓球。
前幾年,打乒乓的氛圍很濃,不論中小學部,不論男女,不論年齡,不論水平如何,幾乎是會打兩拍的都要參戰。因為參與者多,不能同時集中,故分了撥兒,哪一撥兒得空哪一撥兒上場。
因此,校園里時不時就能聽到歡聲笑語,老師們于工作之余,舒活舒活筋骨,尋找尋找樂趣,精氣神兒是蠻足的。
可是不知怎么的,后來打球的就少了,有的可能是找到了別的活動方式,有的又借口年紀大,水平低,反正幾乎都放棄了。能夠堅持下來的,也就剩了我們三個年輕人:前鋒、慶慶和我。
三個人中,前鋒的熱情最高,每次打球幾乎都是他先提出來的。可以這么說吧,如果沒有前鋒的主動,我和慶慶幾乎是不會主動提出打球的,如果那樣,學校里運動的身影恐怕就真的絕跡了。
所以,一個單位必須得有一些性格開朗熱情,有魄力,有干勁兒的成員。否則,這個單位遲早得完蛋。
前鋒的主動,在打球時體現得更充分。每逢正式比賽,他都表現得異常勇猛,進攻時動作幅度大,力道足,常常叫我們防不勝防,無可奈何。
防守時,他表現得更加頑強,他不是像我們一樣保守地應對(我們在接對方扣殺時往往是推擋,非常被動),而是硬碰硬,以扣殺治扣殺,而且他的扣殺更猛,有時候角度都很偏,凡是這樣打過來的球,我們百分百猝不及防,失球丟分是在所難免的。
他的本領還體現在一個“靈”字上,靈活,靈動,靈敏。一方面是他的發球,方式多,且時常注意改進,因此,效果越來越好,我在接他的打球時需小心翼翼,連一向以發球最厲害而聞名的慶慶都吃他的發球了。
另一方面就是在相持階段,前鋒很會抓時機,往往能找到對手的空擋,輕而易舉就取勝了。由此可知,他打球不是靠蠻力的,而是靠頭腦,用智慧來打的。
勇氣加智慧,使得前鋒在我們三人的多次對決中常居榜首,這是情理之中的事。
當然,前鋒也有他的不足,那就是一個“穩”字沒做好,縱觀他的多次表現,但凡失誤之處,皆因操之過急所致。
他常說的一個字就是“錯”,每次球沒打好,你聽吧,從他嘴里必定冒出“錯!”或者“錯著呢!”對于一些在他看來不應該出現的失誤,他很懊惱,但他不自責,他會在接下來的表現中吸取教訓,自然就有了好的發揮。
再來說慶慶。慶慶有兩大優勢:一曰發球,二曰爆發力。 還有一個必殺技,是反扣。
我們仨較量了多年,各自都沒有師從,全靠自己摸索,偶爾看看網上乒乓球的教學視頻,那又能提高多少呢?
但是慶慶不同,他的領悟能力似乎要高我們一籌,他發球的效率很高。? 正手球,反手球,都很轉,以致于他發過來的球在聲音上都很沉悶,不轉的球在臺上是很清脆的響聲,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和前鋒都有點發怵。
對于慶慶發過來的球,我必須謹慎對待,如果不失誤,我倒是可以接上去,但送過去的球常常是高于球網,這正好給了慶慶扣殺的機會。所以至今為止,我對于接慶慶的球仍舊沒有信心,基本上都是碰運氣了。
慶慶有一個毛病(也許是他的誘敵之計),他打球過程中表現得很隨意,站姿挺直,思想松懈,讓對方感覺他似乎心不在焉。
但正當你疑惑的時候,突然“啪”的一聲,早有一個又快又狠的扣球飛過來了,這突然爆發的一個動作,跟先前他那松散的樣子,簡直就是判若兩人。他那突然爆發的一扣,常常會嚇你一跳,使得你措手不及。
他那個必殺技,我給他取名叫反手斜扣。當你將球打在他的反手位時,他就會使出必殺技,拍子往右一轉,身子向前一傾,拍子反面迅速觸球,只聽“啪”的一下,球只在你的臺上一擦就飛出去了。
對于這行蹤詭異,來勢洶洶的一下,你只有干瞪眼的份兒。
有一陣兒,憑借這幾樣絕跡,慶慶曾屢占擂主之席。這強大的威勢,更激起了前鋒的斗志,而我呢,只有甘拜下風的份兒。
相比他們二位,我的劣勢比較明顯,發球方式單一,進攻不夠快不夠狠,所以一度落于下風。這自然跟我的性格有很大的關系。不會變通,缺少魄力是我性格上的缺陷。
不止在打球上如此,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到這份不足。從小到大,無論做什么,一個“穩”字始終是思想的主導,于是遇事先求穩就成了我的人生哲學。
不能說這樣就不對,但久而久之肯定是會受到負面影響的,我已經深有感觸了。
在他們的建議下,我開始試著改變自己的打法。發球也嘗試發反手下旋球,進攻也努力爆發一下,這幾天最重要的一個收獲就是,我居然會反手扣殺了,這一招最先是看王浩的表演,感覺他使用得自然得體,特別有效,殺傷力極強。
后來在現實中見過一個年輕人也這樣打,我跟他交手,凡是他反手接過來的球,我無一接住,那球轉得厲害。
值得高興的是,我居然也可以這樣接球了,這樣反守為攻的接球法,讓他們倆大為吃驚。
我暗自思忖,右手反手位接球的關鍵,在手腕兒的轉動,當對方發球將到我的球臺上之時,我就做好接球的準備,然后手腕由里向外快速轉動,球拍反面觸球,一條弧線劃過,球即越過對方臺上,然后改變弧線角度飛出去了。
對于我用這種方法打過去的球,他們幾乎碰不到球,這讓我也很吃驚。但我還不太熟練,一不留神在接球時就會接空,因此還需要在實戰中不斷練習。
這段時間,我們一得空就奔乒乓球室,三人兩兩循環,每一輪三局,循環兩輪,共計每人打十二局球。這其中時不時就有精彩球誕生,當局者全力以赴,旁觀者大聲喝彩,那一刻,真是心曠神怡的享受!
每次比賽結束,我們都是大汗淋漓,雖然濕漉漉的汗水粘得周身不爽,一想到痛快的球賽,也就一身輕松了。
有時候想想,一場小小的球賽,在某種意義上真不亞于一場戰爭。交戰雙方斗智斗勇,全神貫注,稍不留神就可能一敗涂地。人生不也是這樣嗎?
我們一方面要持續不斷地提高自己,另一方面還要在挑戰來臨時從容應對,既要等待時機,也要在該出手時就出手,要果斷,不要猶豫,只有如此,我們才能把球打好,也才能把人生走好!
在我們三人的帶動下,這段時間,又有幾人加入了我們的隊伍,崔老師老當益壯,有空即來,且身手不凡。曉偉偶爾參與,水平也不減當年。希望我們能堅持下去,只有多活動,人才有精神。
人畢竟是人,勞逸結合,才是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