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偏執型人格障礙的患者有幾種特征:(1)敏感多疑,心胸狹隘善嫉妒。? ? ? (2)只認為自己是對的,就收不了別的人 建議和新鮮的信息。? ? (3)否定失敗是因為自己而造成的,習慣性找客觀原因。? (4)極度缺乏安全感,開不起玩笑。(5)像刺猬一樣,隨時處于警戒狀態,排斥一切逆己的聲音,不論是善意還是惡意。? (6)當覺得受到威脅的時候,就要強烈反擊,甚至報復。
這樣的性格障礙,往往會影響到工作和生活,人際關系會越來越差,善意的人會被傷害,遠離患者。同事是這樣,朋友家人也是如此。
如何改善這種偏執?
1.不要把所有人都當作敵人一樣的防備,有不同的意見時,先要平緩情緒,認真去傾聽和分析別人所說的時什么意思,對自己有沒有幫助,能不能幫助自己成長。
2.懂得尊重別人,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時刻提醒自己,每個人都有比自己優秀的地方,別人的理論觀點,也會有值得借鑒學習的地方,每天讓自己去發現一個別人的優點,并作記錄。
3.懂得退讓于忍耐,每次想要爆發之前,深呼吸,閉眼思考一分鐘,想想對方的優點,告訴自己他是為了自己好才這么說的。
A1:今天做一門溝通的課程,小組三位老師討論通過后,形成了課件思路,在部分分享會后,想跟小伙伴們征求改進意見。老大在現場,看了個開頭,就語氣凝重的說要重新做,我堅持要求講完思路,以為我們的思路可以改變他的想法,結果還是沒有,于是就這個課程應該怎么做,我們兩個發生了劇烈的爭吵。過程中,我們都表現除了過度的自信,和對于彼此想法的不接受,然后愈演愈烈。最后,老大把人疏散了,生下了幾位同事,大家重新梳理了做課程的目的和思路,冷靜下來溝通后,發現老大要的是一個簡單的小課程,給我們幾個聯手磨合的,而我們理解為需要一門拔高的課程,所以做出來的課程,完全不是他想的思路。
整個過程中,我們都沒有一開始就冷靜的聽完對方真正想表達的意思,發現彼此不滿意的時候,并沒有忍讓,也并沒有真的站在對方的思路上反思自己的思路有沒有可以提升融合的地方。
A2:明天上午返工重做的課程,爭取一次性溝通通過,不再產生爭吵:
1.按照重新梳理的思路,提前進行良性的溝通,將我的思路和提前跟老大講清楚,他修正后就按這個思路做。
2.給他改課程之前,用便簽寫上,他很專業,他是再幫助你成長,貼在電腦上,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拒絕建議。
3.真的覺得他說的不對的時候,深吸一口氣,平和的跟他討論,而不要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