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教課的需要,仔細(xì)讀了秦觀的幾首詞,越發(fā)覺得他不愧是婉約詞的大家。
秦觀(1049-1100),字少游,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人,蘇門四學(xué)士之一,與黃庭堅齊名。
他曾于少年時客游汴京、揚州等地,和當(dāng)?shù)氐囊恍└杓藖硗麖牟话堰@些歌妓舞女看作是下賤之人,因而他的詞作多歌唱愛情的真摯和純潔,作品中的形象多為有真實感情和個性,卻因得不到美滿的愛情而抱愁恨的不幸女性。有時他的詞又寫自己的生活,表現(xiàn)一個有才華、有感情的知識分子在流放生涯中追憶舊歡殘夢,向往美好生活的心境。
他的詞風(fēng)格婉約清麗,辭情兼勝,抒“情”寫“愁”,創(chuàng)造了許多優(yōu)美的藝術(shù)形象,傳達(dá)出豐富真摯的感情,并發(fā)展了詞的技巧。《滿庭芳》就是其中較有代表性的一首。
? ? ? ? ? ? ? ? ? ? ? ? 滿庭芳
? ? ? ? ? ? ? ? ? ? ? ? ? ? 秦觀
山抹微云,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征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數(shù)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dāng)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幸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這首詞寫詞人與他所眷戀的女子的離別情景,充滿了低沉婉轉(zhuǎn)的感傷情調(diào)。
上片描寫分別時的景色及對往事的追憶。
前三句是分別時的景色,一句一景:遠(yuǎn)山在一抹微云中若隱若現(xiàn),天邊連接著深秋衰敗的枯草,從城門處傳來凄厲的畫角聲。畫角,古樂器名,發(fā)音哀厲高亢,古時軍隊多用以警昏曉。詞人選取幾個凄涼的景色,加上哀歷高亢的畫角之聲,既繪色又繪聲,為分別定下了哀婉的基調(diào)。
緊接著是餞別的場景:在即將出發(fā)的船邊(亦或是船上),船槳暫時擱置,一對戀人共舉酒杯,淚眼相望。為什么要分別呢?相聚時,有多少如癡如醉相親相愛的故事啊!但是往事已如在蓬萊仙境般,雖美好,卻縹緲,此時此刻只有不舍和心酸涌上心頭。
“空回首”,一個“空”字,表現(xiàn)了多少無奈!回頭遠(yuǎn)望剛剛離開的充滿了幸福回憶的地方,那里卻被淡淡的煙靄籠罩著,看不分明了。再把目光放遠(yuǎn),在傍晚斜陽的輝映中,天邊有數(shù)點歸巢的寒鴉;看近處,清澈的河水環(huán)繞著孤獨的村莊靜靜地流向遠(yuǎn)方。心愛的姑娘就要“歸巢”,她該會怎樣寂寞,怎樣孤獨?而自己,亦如流水,即便不舍,環(huán)繞村莊,也還是終將流向遠(yuǎn)方啊!此情此景,怎不令人倍加感傷?
下片抒寫離別時的留戀和惆悵之情。
“銷魂”二字緊接上片,寫分別的戀人肝腸寸斷的心情。
正在不知所以之際,心愛的姑娘已悄悄解下腰間系著的香囊,深情地遞給詞人。留著這個香囊吧,它在你身邊,就猶如我在你身邊一樣!
面對多情的愛人,詞人感慨萬千:雖說是一往情深,但青樓女子只能是留下一個薄情的名分。對此,詞人雖想抗?fàn)帲譄o可奈何。對于世俗的偏見,憑詞人的微薄力量,又怎能改變呢?于是,他只能滿懷惆悵地流淚。一對戀人淚眼相對,揩濕了襟袖,哭紅了眼睛。因為一經(jīng)分別,可能就再也見不到了!
船開了,漸行漸遠(yuǎn)。詞人看見癡情的女子還站在岸邊,漸漸地只剩下一個黑影,直至連影子也看不見了。情傷到極處,遠(yuǎn)望剛剛離開的城樓,已經(jīng)模糊看不清了,只是隱隱約約有黃昏的燈火在閃閃爍爍。
燈昏昏,人戚戚,結(jié)尾回應(yīng)上片“譙門”句,傷情無限。
全詞把凄涼秋色和傷別之情融為一體,寫景抒情層次井然,步步深入。分別在江邊征棹旁,看到的是野外蒼茫之景;由飲酒餞行到回憶話別,再到解囊相贈,淚染襟袖;最后是征棹遠(yuǎn)逝,燈火朦朧。真是滿紙凄涼色,一派傷別情。
景是凄涼景,情是悱惻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亦景亦情,情景交融。特別是在意象的選擇上,詞人把離別時的感傷情緒融于畫角、寒鴉、流水、燈火等凄涼的意象之中,頗有柳永《雨霖鈴》相近的意境,而又發(fā)展了詞的表現(xiàn)技巧。所以,這首詞不愧是婉約派的代表作之一,秦觀亦不愧是婉約派的優(yōu)秀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