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記得這是第多少次想要走近蘇軾了。
好幾年前買了林語堂的《蘇東坡傳》,讀下去的勇氣,一次又一次被各種困難擋在半道上,至今還未過半。
倒是常常想起那年給學生組織的詩詞大賽上,囑一位年輕的同事來一個詩詞開場白,她以蘇軾詩詞開場,雖然不長,但是講到全場二百多師生瞬間安靜,屏息聆聽,那一天我將“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深深地刻在了心里。
工作室的同事是一個用心做事的人,更可貴的是她也是一個悄悄讀書、靜靜成長的人,她推薦了《康震講三蘇》一書,語言通俗具有時代感,結構明了章節主題突出,對于我這種底子薄的人來說,比較合適引進門。于是,我為大家每人買了一本,并和她們相約,每周一次讀書會,趕五月底讀完這本書,大家有共同愛好和感受,所以一拍即合,欣喜不已。只可惜因為各自工作時段不同,又的確各自忙碌不堪,本學期第一項偉大工程就在興奮中啟動,在第二次人員不齊,進度不同后擱淺……我是活動的發起者,無論怎樣都要完成任務,于是,利用連續幾個月周六加班的時間福利,終于在5.25前一天,讀完了這本書。蘇軾一生66歲,在世23460天,留下千古傳頌的詩文8000余篇,歷經北宋5個皇帝,10年被貶生活,從制考殿試高中到竹杖芒鞋,“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讀到他離世之時,蘇門四學士中在世的人各自悲痛,張耒還因悼念活動被貶蘇軾首站被貶之地黃州,實在說不清楚為什么,淚水悄悄滑落,久久不能平復。
一位敬重的先生得知我讀東坡的困難經歷,推薦了李一冰的《新東坡傳》,春節前就已置放枕邊,計劃趕七月底讀完的。也因種種借口遲遲未能啟封,老天看不下去,于是強行幫我按下暫停鍵,病中回憶反思生活工作種種經歷,情緒復雜且低落。想問問東坡對待迷茫苦難到底該如何,這才打開床頭擱置已久還嶄新如初的書,讀進去,走近他……依然并越發迷戀他。
人生就是這樣奇妙,昨天讀完,今天參加一個學科活動,同事的選題竟是“蘇軾之閑”群文閱讀,沉浸在課堂,也沉浸在千年前,久違的幸福和享受讓我才有了動筆記錄下來的沖動。
感謝生活,感謝每一次神奇的遇見和邂逅。每一次遇見不一定完美,但一定有意義。這意義便是好好活著,活在此刻當下。
此刻的我,正坐在人來人往的理發店里,店主小黨是一個90后的小伙子,平日里溫和有禮,見我手機上寫東西,竟然送走最后一位客人,打掃完衛生,做好一切下班準備,不忍打斷我,靜靜地坐著,等我寫完才幫我洗頭吹發。他說自己沒有文化,我說涵養跟文化無關。感動于他深夜里安靜的等待,如同感動于蘇軾的一首詩,一句詞。
蘇軾怎么會知道,因了他,如我一樣的凡人,竟有了這么多美好的生命體驗,這么多美好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