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豆子here
篇屬:吃吃吃
我是一個吃貨,以思考每天吃什么為樂趣的那種,一餓就滿腦子報菜名的那種,手機上開得最勤的app 是大眾點評和下廚房的那種。
來美國之前,朋友們各種約我吃小龍蝦,燒烤,干鍋,韓國烤肉,剁椒魚頭等等,生怕我來美國后想念美食到無法自拔,我也好怕,怕到在家里點外賣都點的燒烤。
如今我來美國一個月了,我在微信群里說,我基本沒怎么很思念國內的美食,我甚至都沒思念過熱干面,甚至都沒有在國內時那么思念各種美食。一個朋友說:估計因為你在美國吃得挺好的。我覺得,這個應該是真相。
我本來也挺喜歡西餐的,炸雞,漢堡,披薩,意面,三明治都是我的愛,又加上愿意認真下廚做菜,平時真的吃得不錯。
給大家放幾張平日做的菜。
其實只要愿意花點時間,照著菜譜都能做出很好吃的菜,所以平日肚子都被自己勤勞的雙手填得挺飽的,自然也不會太思念國內的美食咯,不過,對美國的中餐館還是挺有期待的,老吃自己做的,不夠有驚喜嘛。
最近幾天由于各種機緣巧合連續吃了三頓中餐館,加上半個月前吃的一頓,一共吃過大小四家館子,覺得可以給大家寫下中餐館的體驗了。
我所在的馬里蘭州比較小,挨著華盛頓,所以華人挺多的,這邊的中餐館水平應該不錯,此為大前提。
先給大家來盤菜提提神。
怎么樣,這盤辣子雞看起來辣吧,吃起來也挺辣的,里面的肉全沾滿了辣椒面,跟國內不一樣,這邊為了迎合老外不會啃骨頭的習慣,用的全是去骨雞腿肉,而且肉挺多的,我覺得應該有三個大雞腿。這盤我最喜歡吃,就著軟軟的白米飯,吃到停不下來。
這盤是酸菜全魚,本來想點個酸菜魚吃的,結果上來后是酸菜燒全魚,味道也挺好的。
這碗是毛血旺,里面有毛肚,肥腸,豬血,豆芽打底,。肥腸我不吃,豬血好老好老,毛肚很好吃。
干煸四季豆,人家桌上點了,我覺得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結果不是很入味。
這四盤菜都是在我家附近一個平價小館子里點的,叫峨眉小館,下圖是門臉,這個是小館子標準門臉,一道門進去還有一道門。
英文名翻譯過來是面館,我也是醉了,這邊中餐館的英文名跟中文名都是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去的。
平價中餐館的特色,小炒類菜的分量非常大,基本是國內的兩倍至兩倍半,我看到隔壁桌點了一份炒飯,上來后讓我嘆為觀止,一個盤子上一座小山,三個女生吃應該差不多,大份量大概是為了讓一個老外點一份也能吃飽吧。
這邊餐館還有個特色,細心的人應該發現我發的四盤菜每盤里都有個大勺子,這里沒有公筷,都是公勺,這邊華人家里吃飯也如此,手腦不協調的我如今還是常常直接伸著筷子就過去了。
發兩張峨眉小館的環境圖,紅紅的,但又不是中國味,來吃的基本都是熟客,有很多買了直接打包,老外也很多。
大家肯定也很關心價格吧?我貼心的給大家拍了菜單。
熱菜主要是兩個檔,12.95刀和16.95刀,然后也有更便宜和更貴的。請各位珍重,不要乘以7,不然會肉疼。
這頓我們吃了四個菜57刀多,還另外付了7刀的小費,當然,四盤菜都打了包回去了,這頓是三個成人吃的哦。中餐館的打包文化非常盛行,服務員都會主動問要不要打包,而且打包都是端走后給你整盤倒進去,基本每桌都是精光光的結束戰斗,非常好。
打包盒有多種,但是不是國內那種碗裝,更多是杯狀的塑料碗用來打包有湯的,方的泡沫盒用來打包大份量無湯的,紙盒用來打包比較干的,下圖就是我們常常在美劇里看到的紙盒,有很多尺寸的。
每頓飯吃完后,服務員都會送上同樣的一個小點心,fortune? cookie ,幸運餅干。
玩法是各人咬開自己的,里面會有一個紙條像算命一樣寫些各種話。這是一個中國人的發明,靠這個賺了好多好多錢,風靡全球。我就是奇怪,竟然沒人抄了競爭。倒是有巧克力廠商抄了,大家應該都吃過德芙的心語巧克力吧?
話說里面常常印錯單詞,概率很高。
這邊平價中餐館發揮了咱中國人會賺錢的頭腦,以95折等鼓勵大家付現金或者干脆不接受刷卡,為的就是逃稅,來的人也都是喜歡這些館子的熟客,沒人會舍得舉報,哈哈哈。
這邊中餐館還吃了個豪華點的,叫Peter Zhang ,對,沒有中文名。
這是個連鎖餐廳,環境挺好的,可以媲美國內那種講究情調的中式餐廳的feel ,不一樣的是圓桌不多,更多的是長條桌,這家館子其實是我在美國吃的第一家中餐館,當時同行的人多,于是我忘記拍環境的照片了。
菜單一上來,我當時就傻眼了,基本沒有幾個熱菜在20刀以下,嚇得我都不敢點菜,當時還以為美國中餐館都是這種價位。同行的也都是第一次來這家館子,也都懵逼了,大家點菜時小心翼翼生怕手滑。
然后菜上了,很精致,只是分量讓習慣平價中餐館的大家又一次懵逼了,我倒是沒懵逼,因為跟國內貴的餐廳差不多嘛。
椒鹽魷魚須,跟國內做法不太一樣,蘸甜辣醬。
蔥油餅,像個氣球,在朋友圈里看到國內也有這種。
麻辣魚,湯勾芡很重,老外喜歡的口感,我用這湯泡飯挺好吃的。
麻婆豆腐,就這菜都要20刀!
烤羊排,里面只有兩塊,我沒敢下筷子,不過那些配菜味道挺好吃的。
炒雜蔬。
這家餐廳很有趣的是,每盤菜配了一碗米飯,敢情是蓋飯模式?而平價小館子都是免費上一大盤然后可以續的。對了,這邊吃飯都是盤子,除非你特別要求要個碗,用筷子在盤子里吃飯,我也是好累。
今天還吃了個臺灣小吃館,粉面,鍋貼油餅,小籠飯團油條涼菜那種,價格主要在3-9刀不等,分量正常,吃下來人均也要20刀。
他家光明正大的逃稅,不接受刷卡,然后還獲得了幾十年的華盛頓好吃館子的獎項,生意火爆,門口一直站著人在等位,還是那種很尷尬擁擠的站哦,才沒有國內那種專門等位處的待遇。
味道一般,有些還頗失水準,比如小籠皮厚,咸飯團干且無味,鍋貼油條涼菜還行,牛肉面蔥油餅又平平,但是牛肉面的看相跟我在臺灣吃的差不多,湯濃牛肉塊大,我還是更喜歡武漢爽快鮮辣的牛肉粉。
這家館子由于同吃的人不太相熟所以沒拍,反正也沒有出奇的地方。
寫個總體感受,平價中餐館在這邊應該是主旋律,菜品種類多,分量大,不講究擺盤,一般吃吃人均價格20刀上下,口味相比較國內的,不會驚艷,但是也不錯,解解家鄉情是可以的。
寫到凌晨一點,都寫餓了,還好冰箱里還有打包的菜品,給明天早餐留了念想,祝各位午餐愉快,晚餐吃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