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陶滿月了。
她的名字是我取的,我說出這兩個字時他就說“好,我喜歡”,就好像他當初給姐姐取名為茉童我立刻同意。茉陶,和姐姐同一個茉字,希望姐妹倆相親相愛親密無間;小名陶陶,語出詩經,意為歡樂的樣子;諧音“莫逃”,希望她未來遇到了困難和挫折莫要逃避勇敢面對。她的名字里含有我們最大的希冀,僅此足矣。
社區醫生前些天來家里回訪時讓填一張問卷調查表,調查產婦這段時期的心理狀態,所有的負面情緒我寫完全沒有,所有的正面情緒我給滿分。
生活給予了我太多,真心感激,滿心歡喜。這一秒被老二的一抹笑容或呆萌睡姿融化,下一秒又被處于語言敏感期的老大冒出的妙語或傻乎乎的扭屁股舞逗樂(早上請她幫忙整理一下鞋柜邊的鞋,她跑過去了,表示拒絕“爸爸的鞋太臭了,我不干”)。
有一晚他說:這兩孩子給人的開心是不一樣的。
我說:對呀對呀。
他說:陶陶給我的感覺更深刻了,也讓我更喜歡和童一起玩了。可能是從一開始我就照顧陶陶更多的原因。
我說:是呀是呀。
我心里想,你終于和我站在一起了。
宮縮開始的那天晚上,他拖著一個大行李箱抱著三個臉盆和我一起到醫院,檢查時被告知宮口未開先等著,我在醫院走廊里邊走動邊記錄宮縮時間,疼得厲害時就扶在他肩膀上,疼得無法忍受時就緊緊拽著他的手,直到破水進入產房。
我從產房里出來,陶陶躺在我邊上,我們要在醫院里呆兩天,只有他全程陪護,我媽要在家照顧童童、給我做吃的。護士小姐說就一個家屬那就慢慢來吧。他給小小的、我已經不知道該如何擺弄的小寶換紙尿褲,幫我擦身、喂水,幫我們調整喂奶的姿勢。對比生老大那時有我媽、我婆婆、他三人圍繞床邊,現在反而更有秩序,心里踏實篤定。半夜陶陶睡了,他靠在床邊打盹,我用手機存下了那一刻。
陶陶出院后幾天身上長蕁麻疹,數天不消退。他早上先去醫院皮膚科掛號,我顧不上月子不能出門,全副武裝裹得嚴實抱著陶陶去醫院,待回到家中微信給他:應該也把童童一起帶去的,她背后也長濕疹。
他回我一個苦瓜臉。
這也就是我們以后的生活縮影了。我們不再是自由自在的個人,也不再只是一個2歲孩子的爸爸媽媽,而是兩個。盡管幸運有老人幫忙,兩個孩子的起居住行、身體健康、成長教育,每一天都會有許多Todo ,會有許多的事情等著我們去抉擇,去面對。然只要你我并肩與共,皆是幸福。
我坐月子能夠輕松愉快,連皮膚都變好了,是因為有她。
我能夠在有孩子之后仍有自己的一方天地,能夠“不像一個媽媽”,也是因為有她—我的媽媽。
自從我懷了童童之后,她就辭了工作來照顧我,接著繼續幫我帶孩子,因而我有幸沒有遇到阿姨臨時辭工、面試阿姨等等媽媽們頭痛的問題。
有她在,家里總有可口的飯菜,總是保持干凈整潔,她像強迫癥一樣眼里容不下有一點活剩著沒干。
她學會了微信聊天,學會了用下廚房APP,在我不在的時候給童童講故事,在我快下班的時候推著童童去接我回家。
她余給我時間看書,我外出學習或健身的時候支持我去,或者帶著童童陪我一起去。因為有她的支持,我沒有陷入家庭的零零碎碎里。
這次月子里,我婆婆中途家里有急事離開,我們要請個阿姨來幫忙,她不讓,一個人忙進忙出照顧著我們娘仨,仍然按著月子食譜一絲不茍地為我做月子餐。
小棠菜公眾號里有一篇文章《世間始終你好|二胎姥姥的一天》,里面姥姥的日常也是我媽媽的日常,我無意再寫一篇同樣的文章,我只想和她說同樣的一段話:
許多時候,我對你發脾氣。
在你把最后一塊刺少的魚肉夾給我時,你中午忙亂只吃了泡面時,你給我煎了溏心蛋卻沒給自己做時,小外孫遞過去的巧克力你不肯吃要留給他時,你胡亂吃止疼藥片時。
我只想你對自己好一點,哪怕一點點。
如果月子里不開心,往往有一部分原因是婆媳關系。
我家沒有婆媳問題,如果說一胎時我因為新手上路有些敏感和緊張,意見不一致時心情會有起伏,這次則輕輕松松看什么都順眼。
因為我有一個難得的好婆婆,雖然她讀書不多,不怎么識字,卻是有大智慧的人。她視我為這個家里的女主人,有事同我商量;她待我好過親女兒,凡事為我著想;需要她來幫忙帶孩子時,一個電話就會坐次日早晨的班機趕來;從不跟我計較,從不挑我毛病。
這樣的婆婆,如果我與她有爭執有意見,那一定是我的問題。
起初我擔心陶陶出生之后童童會有情緒,和她爸爸商量說有了老二后要維持童童的生活習慣,而且陪她的時間要更多些。
而童童的表現好得超出我的預期。
我媽媽帶著她來醫院送飯,小孩不允許進來,她就乖乖地坐在外面的長椅上等待,我把妹妹抱到門邊給她看一眼,她傻呵呵地笑,那一刻我心都融化了。
出院回家,她視妹妹為寶貝,那樣那樣輕地摸摸小妹妹的手,趴在妹妹的身邊,胳膊輕輕地放著陶陶身上,唱我給她唱過的歌,拍妹妹睡覺。
會幫著拿新的紙尿褲,會把臟的扔到垃圾桶。
每天都要抱妹妹一下下,自己擺好枕頭,讓我把妹妹放到她身上。
有好吃的會分一點拿給妹妹,她說:電視里說的,要分給妹妹一點。
帶妹妹出去散步,她緊緊相隨,有熟悉的奶奶阿姨撥開妹妹的抱被來看,她緊張急了:這是我的妹妹。
童童,何其有幸我是你的媽媽。
二胎生活當然不僅有這些歲月靜好,更多的是雞飛狗跳。我樂意記錄下這些美好,記錄這些生活發給我的糖,雖然瑣碎文字有些垃圾,攝影不夠高級,但記得才會讓甜味漫過苦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