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上海崇明的一戶汪姓人家的媳婦生下了他們的第二個女兒。
這個女兒,取名“荃”,全名為汪明荃。
“荃”字,指古代的一種香草,即蓀、菖蒲。
這是一種環境適應性很強,生命力很強的草木,只是,誰也想不到,這個女孩的個性和人生,會真的像“荃”這種香草一樣,獨立強韌又強勢。
著名監制韋家輝曾說:“她是香港電視最有魅力的一面旗幟,同時也是一塊永不褪色的黃金招牌”。
在香港娛樂圈中,被人人尊稱一句“阿姐”的大姐大,無線電視的鎮臺之寶,始終就只有這么一個,那就是本文的汪明荃。
01、麗的第一期藝員訓練班招生
汪明荃在家中排行老二,上有一個姐姐,下有一個弟弟。
大約是1950年,汪明荃的父親獨自到香港謀生。
不久后,他將妻子,長女,幼子一并接了過去,獨獨留下老二汪明荃跟爺爺奶奶生活。
年幼的汪明荃,雖說也是被爺爺奶奶捧在手心里疼著的孩子,但被父母忽略所產生的強烈落差感始終都在。
9歲那年秋天,汪明荃“跨越千山萬水”,來到了父母身邊。
可多年的疏離和情感裂縫,讓她跟家里的“一家四口”格格不入,骨子里憋著一股勁兒,總想證明給父母看,自己并不差。
是以,養成了汪明荃爭強好勝,追求完美,喜歡被關注的強勢個性。
當然,不排除她有受母親性格和行事風格的影響。
汪明荃的父母畢竟都是知識分子,有些小資的情調和愛好,例如,汪明荃的母親就買了大量的黑膠回家邊聽邊哼。
中學以后,汪明荃經常跟著姐姐去跳舞,漸漸地愛上了各種文藝活動,朗誦,唱歌,跳舞,演校園話劇……
因為有這種種才藝特長,她常常活躍在學校的文藝表演舞臺,開始感受到被關注的滋味。
此時,她的文藝天賦初現端倪。
但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特長發展的不錯,課業卻跟不上了。
1965年,汪明荃沒考上大學,灰溜溜地到一家洋行做了會計。
第二年,汪明荃在百無聊賴的日常工作中,迎來了一個改變她一生軌跡的消息。
香港著名電視臺麗的(后更名為亞視)準備開設第一期藝員訓練班,面向全港招生。
更為嚴苛的是,此次招生數量,僅為8人。
汪明荃興致勃勃地到影樓拍了一緝照片,趕在報名截止的最后一天,冒著風雨將照片送到了麗的電視臺。
這一年,汪明荃19歲,正直青春靚麗的年紀,加之從小在文藝的耳濡目染下養成的氣質,讓她在數千人中雀屏中選。
和汪明荃一起入選訓練班7個人里,還有她后來的初戀男友鄒世孝。
訓練班的訓練為期9個月,唱歌,跳舞,表演,主持……樣樣都得學,但每一樣,都落到了汪明荃的興趣點上。
9個月的時間,眨眨眼也就過了。
畢業前夕,訓練班內部排練了曹禺的《雷雨》,準備作為畢業演出,汪明荃扮演繁漪,同班同學鄒世孝扮演繁漪的情夫周萍。
兩人戲外同樣打的火熱。
與此同時,麗的也為他們制作了一部《白衣紅淚》的劇集作為畢業賀禮。
不久后,汪明荃以訓練班第一名的成績,拿到了香港歷史上第一張電視藝員訓練班畢業證書。畢業證號為0001。
1967年,汪明荃正式簽約麗的,合約期共4年,三年生約,一年死約。
自此,正式拉開了她電視生涯的序幕。
02、自費留學,遇見愛情
汪明荃簽約麗的后,開始以主持的身份游走在麗的內部,算是積累了一些主持經驗,為后來的《星月爭輝》做了些許鋪墊。
同一年年底,由邵逸夫等人創辦的香港首家取得免費無線電視牌照的電視臺(即TVB)正式開臺。
當時,TVB高層對年僅21歲的蔡和平委以重任,由他籌備制作開臺的第一檔綜藝《歡樂今宵》。
這是一檔類似澳洲Melbourne Tonight的節目,每集約2個小時的時間里,容納了歌唱,舞蹈,話劇,游戲等項目。
《歡樂今宵》推出后,吸引了大量觀眾的目光,讓麗的瞬間感覺到了來自競爭對手的沉重壓力。
為了能跟《歡樂今宵》抗衡,麗的馬不停蹄,馬上制作了另一檔大型綜藝《星月爭輝》,并交給能歌善舞,又已經有舞臺經驗的汪明荃主持。
一時之間,《星月爭輝》和《歡樂今宵》斗的難分難舍。
此時,麗的內部還不知道,因為《星月爭輝》,他們苦心培養出來的好苗子汪明荃,已經被對面的蔡和平盯上了。
1968年初,麗的制作的處境劇《四千金》正式播出。
這是一部被稱為“集集動人,次次新鮮”,大受觀眾歡迎的劇集,也因此,主演的“四千金”全都一夜爆紅,汪明荃作為“四千金之一”,也嘗到了走紅的滋味。
比較遺憾的是,當年入選《華僑日報》十大電視明星金球獎的人,不是她,而是她訓練班的師妹,“四千金”里的小妹禤素霞。
汪明荃是個樣樣都要強的女人。
電視要拍,唱歌她也不想耽誤著。
1969年,她開始涉獵歌壇。
那時候,她不僅到處拜師學藝,先后跟著鮑蓓莉、秦燕學歌,還得到了作曲大師李厚襄的厚愛,順利進軍歌壇。
隨后,汪明荃一口氣推出了兩張國語唱片專輯:《黃金與愛情》和《等待》。
同一年,她被外借到電影公司和蕭芳芳,薛家燕共同主演電影《玫瑰?芍藥?海棠紅》,反響不錯。
同一年,她憑借著上一年出演的《四千金》,拿到了人生第一個影視界的獎座,即十大電視明星金球獎。
也是這一年,她跟麗的的三年生約到期,剩下最后一年死約。
與此同時,TVB的蔡和平也在積極接觸汪明荃,試圖說服她加盟TVB。
權衡再三,又有一年死約要遵守,汪明荃決定自費出國留學,學習歌舞技藝,錘煉自己的演技。
1970年,汪明荃選定了留學的地方,辦好了簽證,申請了學校,跟父親借了8000塊,拖著小小的行李箱就出發了。
一個人到陌生的國度,語言不通,環境不熟,學習的時候,也只能依靠觀察,模仿,總結,學習。
她每天上課七八個小時,芭蕾舞,踢踏舞,現代舞……不同的舞種課程排的滿滿的。
蔡和平為了她,也算是煞費苦心。
甚至直接派出攝制組拍攝她學習的片段,以新聞的形式播出,為她造勢。
在完全陌生的國外求學,是孤苦的,汪明荃也一樣。
好在,她在留學時,認識了一個男人,兩人惺惺相惜,很快走到了一起。
這個男人,叫劉昌華,是她后來的第一任丈夫。
03、正式加盟TVB
1971年,汪明荃回到香港,正式加盟TVB。
因為蔡和平,汪明荃在TVB的第一站,自然是當時跟自己打擂臺的《歡樂今宵》了。
為了讓《歡樂今宵》做的更好,汪明荃聯合沈殿霞,張德蘭,王愛明在節目中,開設了一個表演歌舞的環節。
這個環節大受歡迎,不久后,又發展成短劇的形式。
她們這四個人,高矮胖瘦都齊全了,有人建議她們取個組合名字,幾個人一合計,取了“四朵金花”。
后來,TVB更是費盡心思打造以“四姊妹”為主題的電視特輯和唱片,其中《四朵金花》尤為出名。
《歡樂今宵》在汪明荃的主持下,發展勢頭更好了。
汪明荃在節目中,常常身兼多職,唱歌,訪問,主持,設計服裝……看似忙的不亦樂乎,實際上對拍戲的渴望有增無減,非常煎熬。
她喜歡拍戲,可不巧,《歡樂今宵》的名下的藝人是不允許拍戲的。
事業上的受阻,讓汪明荃有些不甘,又有些無力。
好在,同一年,她和劉昌華舉辦了婚禮,甚至,兩人婚房的布置,家里的一些設計,全都由劉昌華親自設計,可見劉昌華對她的愛護和珍惜。
愛情的甜蜜,沖散了汪明荃在事業上的焦慮。
第二年,后來被譽為“金牌司儀”的何守信加入《歡樂今宵》,跟汪明荃搭檔,兩人配合度很高,默契十足,攢盡了話題。
1973年,熬過了跟TVB的合約期,不甘心就此埋沒在《歡樂今宵》的汪明荃在跟蔡和平商量續約時,提出了想要更多更寬的發展空間。
但TVB這邊顯然有自己的小算盤,兩人不歡而散,汪明荃沒有續約,休整了小半年的時間,直到沈殿霞帶著她去找了蔡和平,重新簽約回歸。
這一回歸,汪明荃再也沒離開過。
即便因為拍戲,因為事業,她流產失去了一個孩子,沒了再生的機會;即便后來有人多次挖墻腳,她都沒有挪窩。
重回TVB,蔡和平答應給汪明荃足夠的發揮空間,而汪明荃不負眾望,自此在電視的道路上,一路長虹。
同一年,TVB開拍《私戀》,導演梁偉民看中了汪明荃,找蔡和平借人。
蔡和平無奈松口,汪明荃則和丈夫極力勸說婆婆同意她進組拍戲。
婆婆保守,不愿意看汪明荃扎在劇組里,奈何兒子一心向著自己媳婦,她只好開出條件,勉強同意。
汪明荃因此重續她渴望多年的表演夢。
04、站上TVB塔尖,成公司一姐
《私戀》以后,汪明荃陸續被借出拍戲,接連拍攝《永恒的春天》,《香港風情畫》,《藍與黑》,《秋海棠》,《三司會審玉堂春》等。
當然,除了片約不斷,電視不斷,汪明荃幾乎把自己剩下的時間安排的明明白白。
她不僅抽空演唱《金絲雀》,還在不久后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張粵語專輯,再后來,甚至是每出一部劇集,跟著一張唱片。
表演,唱歌,跳舞,主持哪樣都沒耽誤,唯獨忘記了她還有其他身份。
這身份,就包括妻子和兒媳婦。
隨著她越來越忙碌,她跟劉昌華的感情也就越來越疏離,婆婆對她的不滿,也就越來越強烈。
1975年,汪明荃的婚姻危機的火線,終于被點燃了。
這一年,TVB話劇組正準備開拍《清宮殘夢》,可老是跟《歡樂今宵》借人也不是個事兒,于是,話劇組負責人鐘景輝動了挖人的心思。
挖的還是同公司的人,他跟蔡和平商量著讓汪明荃轉到話劇組工作。
蔡和平逼于無奈,提了條件,做了妥協。
于是,汪明荃在這一年的戲約,撒歡似的往她身上撲,她開始瘋狂拍戲。
沒日沒夜,紊亂的生活習慣,也為她的健康欠佳埋下了伏筆。
就這么一年的時間,拍了10部電視劇,出了6張唱片,演了話劇《小城風光》,順道,傳了個緋聞。
對象還是自己在《歡樂今宵》的搭檔,有婦之夫何守信。
諷刺的是,何守信的妻子歐嘉慧是當時影壇一姐,早在汪明荃跟劉昌華婚禮的時候,就以嘉賓的身份出席了汪明荃的婚禮。
一個有丈夫,一個有妻子,緋聞傳的有板有眼。
真相如何,吃瓜群眾不知,但卻清楚記得,在這緋聞之后,何守信和歐嘉慧離了婚,算是分道揚鑣。
可汪明荃的事業仍舊風生水起,第二年,仍舊瘋狂接拍了9部劇,出了3張專輯。
也是這一年,佳視推出一部非常吃香的金庸武俠劇《射雕英雄傳》,而TVB則同樣金庸武俠劇《書劍恩仇錄》跟佳視打擂臺。
汪明荃在《書劍恩仇錄》里,出演霍青桐一角,她也因為這個角色,名聲更上一層。
1977年,屬于汪明荃最高光的時刻,終于來了。
這一年,TVB制作人周梁淑怡籌備拍攝百集長劇《家變》
周梁淑怡點名要求汪明荃出演女主角洛琳。
此時,汪明荃已經簽了一部電影的合約,檔期沖突,可周梁淑怡不管,強勢要求她推掉電影的約。
這一次,汪明荃的角色形象又有了新的變化。
早在麗的的時候,她扮演的,往往是一些相對柔弱,柔軟的角色,到了TVB以后,又多以古裝女人為主,可“洛琳”卻是一個性格要強,獨立堅強的現代女性。
《家變》播出后,汪明荃的角色形象引發了許多關于女性追求平等,自主,主權,追求自我話題討論,也將汪明荃推到了TVB“鎮臺之寶”塔尖位置上,成了TVB一姐。
《家變》本身更是TVB乃至香港電視史上的一部突破性作品。
這一年,汪明荃才30歲。
05、電影被禁,終結電影生涯
“洛琳”幾乎是汪明荃的本色出演,這個角色于她而言,意義非凡,這一點,從她后面創辦公司,取名“洛琳電影公司”即可見一斑。
1978年,汪明荃創辦電影公司,投拍電影《大搶特腸》,但沒激起什么水花。
同一年,佳視挖角。
周梁淑怡帶著TVB的藝人集體跳槽,周梁淑怡幾次說服汪明荃一起,汪明荃懶得挪窩,拒絕了。
誰也想不到,幾個月后,跳槽的藝人被集體辭退,佳視對外宣布倒閉。
也是這一年,汪明荃和當時風頭正勁的趙雅芝同臺競技,兩人和鄭少秋一起主演金庸武俠劇《倚天屠龍記》。
這版《倚天屠龍記》的結局和原著不同,汪明荃飾演的趙敏并沒有和張無忌走到了一起,以至于引來無數觀眾的投訴和抗議。
無奈,TVB只好妥協,在《K100》節目播出另一個版本的結局。
也就是這部劇,讓更多觀眾看到了汪明荃身上的可塑性。
也讓金庸對汪明荃十分滿意,一度放言:“如果有人再重拍這兩部書(《書劍恩仇錄》《倚天屠龍記》)的電視劇,來問我意見,霍青桐和趙敏由誰飾演?我的回答仍是汪明荃。”
同時,汪明荃不忘歌唱事業,甚至抽空推出了她的第一張白金唱片《春殘夢斷》。
汪明荃這一路,似乎都走的相對順遂,可這樣的順遂,在第二年就被打破了。
1979年,汪明荃主演的電影《圓月彎刀》在臺灣被禁。
一個汪明荃自是沒法跟整個臺灣電影市場相對比的,TVB不敢觸這個眉頭,也就沒有導演敢再請汪明荃演電影了。
大約是這種種,讓汪明荃歇了進軍電影圈的心思,《圓月彎刀》成了她演藝生涯里的最后一部電影。
不久后,TVB開拍《天虹》,在拍戲時,汪明荃秉持著自己一貫的“完美”原則,把整個劇組的人搞得苦哈哈。
一起合作的人被要求不準遲到、不準應付、不許玩笑,如果有違,她輕則寒著臉,重則直接開罵,儼然“暴君”的樣子。
因此,她第一次被吐槽是一位囂張,麻煩的“阿姐”。
汪明荃明知這個綽號不是什么好意思,卻不聲不響,任由人家去喊,漸漸的,這個本意并不怎么友好的名字,反而變成一個帶著尊重,敬畏,崇敬的代號。
汪明荃是帶著這個外號跨入80年代的。
到了80年代,她持續發力,電視,唱歌都沒耽擱。
不僅舉辦了自己的首次個人演唱會,還拍攝了許多不同風格的電視作品。
甚至抽空救場,跟王晶合作拍攝《千王之王》,迎戰她的前任東家麗的的《大地恩情》,極力為TVB挽尊。
1981年,一部《萬水千山總是情》的劇,一首同名曲子,讓她徹底紅遍國內外,她所扮演的熱血女學生形象深入人心,得到了無數人的認可和支持。
同一年,她和前緋聞對象何守信的緋聞再度甚囂塵上。
06、兩次患癌,愛有歸宿
許是這么多年,也有些累了。
1982年,汪明荃開始有意地減少拍攝電視劇,開始進軍梨園。
這一年,羅文找她一起排練舞臺劇《白蛇傳》。
她特地向TVB請了大半年的假,一頭扎進了《白蛇傳》里。
第二年,汪明荃不僅組建了“滿堂紅劇團”,還拉著粵劇大老倌林家聲合演的《天仙配》,她每天在《天仙配》上花費十多個小時,長達4個多月都在倒騰這部劇,沉迷其中。
也是這一年,汪明荃跟丈夫劉昌華離了婚。
兩人從此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但她也沒和何守信走到一起,原因為何,不得而知,后來倒是連續看了6年的心理醫生,可見這段情傷不淺。
之后的時間,汪明荃在電視圈幾乎處于半停工狀態,長達5年的時間里,她只拍過5部電視劇,參加過2回春節聯歡晚會。
1985年,汪明荃患上了甲狀腺癌。
現實里,許多人都談癌色變,當年的醫療設施,醫療技術,根本沒法跟今時今日相比,可孑然一身的汪明荃,愣是一個人面對著一個并不常見的病癥,扛過了整個治療過程。
而這一年,距離她從政被封殺還有3年,距離她和羅家英相遇相許還有2年。
汪明荃痊愈以后,重新回歸到了戲劇舞臺上。
1987年,粵劇演員羅家英剛和搭檔分道揚鑣,他四處找尋可以新搭檔準備排練《穆桂英大破洪州》。
經過多方打聽,他找上了汪明荃。
汪明荃啥也不說,只開出讓他陪練一年戲劇的條件才愿意加盟。
羅家英沒得選,只能妥協,兩人也在一日日的排練,演出中,感情逐漸升溫,第二年,就組建新的粵劇團,即“福升粵劇團”。
也是同一年,汪明荃受邀從政,卻因為這個職務,被電視圈封殺長達10年,這些年里,一直陪在她身邊的,始終是羅家英一人。
1998年,汪明荃重回電視圈。
接下來的幾年里,她陸續參演了諸如《創世紀》《我的野蠻奶奶》《東方之珠》等電視劇。
因為其居高不下的人氣和精湛的演技,汪明荃再度煥發事業第二春,行業大獎,一個接一個地拿到手里。
2002年,汪明荃55歲。
此時,她事業穩定,愛情幸福,好像一切都很美好,雖說她一直不敢走進婚姻,但羅家英在她生日上每年一次的求婚,總讓她欣喜難當。
可禍福相依,這樣的美好再次被病痛打破,這一年,汪明荃被檢出患了乳腺癌,2年后,羅家英被檢查出了肝癌。
兩人瞬間成了“患難夫妻”,只能彼此互相扶持了。
2009年,汪明荃和羅家英兩人結束了20多年的愛情長跑,終于注冊結婚,英文不好的羅家英面對著嘰里呱啦的牧師,說什么都憨直地用一句“I do!I do!”回應。
結尾
縱觀汪明荃的一生,困苦有之,輝煌有之。
19歲入行,如今70有余,好像一切都從她出生就已經注定了的,她的一生,見證了香港電視圈的起起伏伏,她的事業發展,也隨著影視行業浮沉,最終歸于沉寂,成了香港電視圈最閃亮的招牌。
而這輝煌掩映下的,是她兩度患癌,又陪著愛人抗癌,一生不曾產子的痛。
PS: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