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剛需?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在聊天的時候說起,房子是剛需,房價是不會跌下來的!剛需就是我們人類的剛性需求,是必需的,比如吃飯、睡覺一般,是生存的需要。食物是剛需,醫療是剛需,教育是剛需,這些都是我們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而寫作呢?有多少人是會寫作?是能夠主動寫作的?是能夠寫好的?以我自己為例,小學的日記,初中高中的周記,大學的無病呻吟雜想,以及論文,一直都在寫,但是一直沒有寫好過。畢業了,工作了,結果還得寫,而且必須寫好,不然就對工作無益,于是只能繼續堅持寫,偶爾會有那么一次拿到獎,興奮半天,可惜還是無法給工作帶來很大幫助。所以,寫作對我而言,就是剛需,因為我需要現在的積累為將來的發展準備。從堅持寫到習慣寫,再到不寫就難受,最后好好寫,寫好文,是我寫作練習的路徑!
任何一樣技能都是可以學習獲得的,未來是現在積累的結果,我們可以選擇未來跟現在一樣,那就是不做任何改變;我們更愿意選擇現在難受,忍受當下的難受,耐心等待未來的收獲。
我們選擇寫作為剛需,因為我們是活在未來,專注成長的一批人,寫作是輸出,它倒逼我們的輸入即閱讀,也倒逼我們加工即思考,它讓我們看書不是裝飾,看書不是消磨時光,看書就是理性閱讀,用批判性思維與作者對話,了解作者想告訴我們的,思考作者的觀點與我們自己思想的差異與碰撞,寫下對我們的啟發。由此,閱讀有方向有目的了,寫作有收獲了,我們也隨之慢慢積累,逐漸成長。我們不是為了寫作而寫作,我們是為成長而寫,為未來而寫,寫下的每一個字,每一篇留言,都是成長與積累的見證!300天后,再來回顧自己寫下的文字,未來的你會感謝現在奮筆耕耘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