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一:西去女兒國
女兒情長,高僧執(zhí)意。
穿越千古的蕩氣回腸留在了“說什么王權(quán)富貴,怕什么戒律清規(guī)”吟唱之中。一句反問說盡了人間事,紅塵內(nèi)的錢和權(quán),紅塵外的清心寡欲,都在這句反問中化為塵埃。李玲玉以女兒國國王的口吻反問圣僧。一如劉若英在《為愛癡狂》中的問句——“想要問問你敢不敢,像我這樣為愛癡狂”。女人在追求愛情的道路上總是顯得更為勇敢。這個說法在麗江殉情谷得到印證。
場景二:納西殉情谷
在納西殉情史上,臨場退縮的多數(shù)為男人。在納西族看來,“情”字不可輕視,更不可被褻瀆和冒犯。當深愛著的納西青年男女的愛情得不到認可、理解和支持,他們想到的就是為愛情找個歸宿,歸宿最理想的地方莫過于東巴(納西族對傳統(tǒng)宗教神職人員的稱呼,意譯為智者)吟誦的《 魯般魯饒 》中描述的“玉龍第三國”,那是個可以讓愛情永恒的靈魂圣地、使痛苦得到解脫的世界。殉情時,女子用最凄婉的唱詞,顫抖的聲音,類似哭訴的節(jié)奏,規(guī)勸對方堅定死亡意志。有時要經(jīng)過漫長而哀怨的表述,用盡所有的魅力和智慧,傾訴自己的情感。如果對方還是不想死,女孩積極用調(diào)子調(diào)動對方產(chǎn)生情死的欲望,當雙方達成殉情的共識后,兩人便著手準備殉情。殉情地一般會選擇接近“玉龍第三國”所描述的場景 —— 高山、草坪和杜鵑林,三者缺一不可。這里最關(guān)鍵的是自掛東南枝的首先是男人,女人在確認其已經(jīng)在玉龍第三國后再做了斷,從制度上防止了男人的臨陣退縮。
場景三: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中也有類似的情節(jié),女兒舉身赴清池,府吏聞此,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徘徊”二字更加顯得女人在愛情面前總是更能表現(xiàn)的無畏和堅強。
常言道,女子本弱,為母則強。此時看來,她的強早已經(jīng)在那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