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篇文章,叫《有思想的人,到哪兒都不會太合群》,看完深有感觸。也想就著這個主題寫一點我的感想。
首先說明,我雖然想法和有的人不一樣,但尚且還算是個比較合群的人,所以按照那篇文章作者的觀點,我不認為我是一個有思想的人。
最近,我在看韓劇《太陽的后裔》,有的人不理解,說韓劇是女生看的。我沒法爭辯,因為在以前,我也是這么覺得的,甚至還一度對韓劇有過負面情緒。
就像我在我前面一篇文章《找對象,就找看韓劇的吧》里面寫的一樣,接觸了韓劇,你覺得它其實真不錯。就拿《太陽的后裔》來說,首先給我感覺最好的就是人物臺詞對白,不知道韓國文化是不是就是這樣,說話的方式和我們中國大不一樣,調皮而不搞笑,嚴肅而不死板,讓我覺得這種說話方式特別棒。只是看字幕太累。
其次,《太陽的后裔》的故事情節設計的也還不錯,以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其中穿插了軍旅生活,現實問題,彰顯了人道主義和民族大義,雖然也描寫了現實的殘酷,但更多表現的是美好的人性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愛情劇,自然不能不說愛情,劇中男女主角的愛情是一種成年人的成熟愛情,有責任,有擔當,也有現實,但卻不落俗套,也沒有過多的感情糾葛。
這樣一部電視劇,我喜歡,也很正常啊!而且,面對別人的那句“韓劇是女生看的”的話時,我應該極力辯解,跟他們解釋這部韓劇在我看來是怎么怎么好,以打消他們對韓劇的偏見和對我的誤會,甚至也讓他們愛上看韓劇。
但是我沒有,因為沒必要。
首先是我自認為我沒有能力單憑我幾句話就能改變一個人對一件事的看法,我也就不去做無謂的口舌之爭。其次就是我這人不好為人師,我不愛跟人講大道理,告訴別人什么什么應該是什么什么樣,什么什么人應該怎樣怎樣做。最主要的,是我認為,別人理不理解我,對我沒有任何影響。我覺得韓劇好,就去看,別人理解,我會看,別人不理解,我還是會看。
上大學這幾年,我的思想在原來的基礎上往前發展了一大截,我的價值觀與社會主流價值觀越來越背離,所以我的很多想法在很多人眼里變得越來越怪異,也招致很多人的不理解,越來越不理解。但我并沒有因此被人孤立,變成一個怪物,變成那個不合群的人。
剛上大學那會兒,我就表現出與周遭人的想法上的不同,也因此招致了周遭人的誤解。開始的時候,我會試著去辯解,去和人解釋,告訴他們我的想法,希望他們能理解我,但我發現沒用,你解釋半天 ,換來的只是幾聲笑聲,不理解的依舊不理解。也就從那時起,我就漸漸變成一個段子手。我不再和人解釋什么,也不再和人說我內心的真實想法了,除非那個人和我想法差不多或者至少是那種能夠理解別人的人。也就這樣慢慢的,別人對我的不理解我看得很淡很淡了,再也不去辯駁,別人怎么說我也不反對,而是以一種玩笑的方式和一種無所謂的態度來回應。因此,我并沒有和周圍人疏遠,反而以一種逗比的姿態和人打得火熱。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從來沒有放棄我自己的想法,也沒有改變我的價值觀。
別人理解我或不理解我,對我沒有任何影響。因此我也就不會因為別人的不理解就與人為惡。我也不會因為別人不理解我就覺得自己是個有思想的人而自覺高人一等,與人格格不入。
前一段時間,我做了一個幾乎所有人看起來都覺得是違反規定的決定,當然,這個決定是我站在我自己的立場上經過深思熟慮才做出的,別人不理解,我不在乎。我也做好了與這個世界決裂的準備。但是,當我給我媽打電話,電話接通的那一刻,我再也沒有繃住,一下就哭了,我告訴我媽說:“我不怕所有的人怎么說,但我很在乎你和我爸的想法,我唯一要考慮的也就是你們的意見。”的確,父母的意見我無法忽略。我有很多想法他們也表示不理解,但我希望他們理解,我也會耐心地給他們解釋我的想法。所幸,我最親最在乎的兩個人,給予了我充分的理解,我媽告訴我:“既然我想明白了,他們也就不反對,但還是希望我慎重考慮。”
所以,哪怕我能違背世界,哪怕我認為別人的不理解對我沒有任何影響,我也無法做到不顧父母的感受。
最近,學校在搞一個校園十大青年人物的評選活動,看著那些參選的人的事跡,真讓我汗顏。這些人里面有學習特別好的,也有去部隊鍛煉兩年回來的,也有把社團活動搞得風生水起的。看著他們如今那熠熠生輝的事跡,我能想象到他們剛進大學時的情況,學習好的必然是學霸,把社團活動搞得好的肯定當初是各個社團投簡歷,到處面試。而這些,往往都是不被人理解的,很多人覺得上了大學還有必要像高中一樣拼命嗎?社團參加那么多有用嗎?但是他們并沒有被這些聲音影響,堅持做自己的,才有了如今讓人羨慕的成就。
這也讓我想到了我以前一個室友,剛進大學,我們都從高中那種緊張勁兒中緩過來了,按照高中老師的指導,過著輕松的大學生活。而他依然每天早起,忙著學習。大一的我們都不理解:都大學了,怎么還和高中一樣學。可是后來,當我的那位室友拿到獎學金并成功入黨時,我們恍然大悟。
我們有時就是太容易被別人影響,別人的一句話,就可能改變我們的想法與做法。我們害怕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我們害怕別人不理解,我們害怕成為別人眼里的怪物,所以我們想方設法地去獲得別人的理解,甚至為了讓別人理解我們,我們放棄了自己的原則,去迎合別人。但是我們恰恰不明白,有時候,堅持自我,才是最好的選擇。沒必要非要獲得別人的理解。因為別人理解或不理解,對我們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影響。
如果一個想法在一開始不是荒謬的,那它就是沒有希望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但是,你不合群,不一定是因為你有思想。
其實生活中,讓我們不合群的因素有很多。 我們都有自己的一個圈子,如果你這個圈子里的人都是閑人而你是忙人或者你這個圈子里的人都是忙人但你是閑人,那你肯定也就不合群了。
但是最可怕的,是一個人自身有問題,小肚雞腸,斤斤計較,脾氣火爆不好相處,導致周圍的人都遠離他,而他本身還不自知,自以為不合群是因為自己有思想,并就此沾沾自喜,不反省不悔改,在這個方向上一條道走到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