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東漢末年,一個動蕩的時代,一個人杰鬼雄的時代,一個英雄與梟雄的時代。這時,一個貴族家里傳來一聲嬰兒的啼哭,就注定一個叱咤風云的人物誕生于亂世之中。他就是曹孟德。
從古至今,曹操在萬人的心中褒貶不一。易中天評價他說:“大家風范,小人嘴臉;英雄氣派,兒女情懷;閻王脾氣,菩薩心腸。”魯迅曾說:“曹操他至少是個英雄。”曹操弱冠之年進入官場,期間斗爭接連不斷,可他以其一往直前的精神與天才的謀略,在群雄中更勝一籌。在眾實力當中,曹操可謂有智謀,他善用兵法,可頭腦太多又形成了其多疑的性格,正是因為這一性格特點鬧出了許多史上有名的事件。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能天下人負我。”此言一出,駭人萬分。曹操錯殺呂伯奢,正是因為他多疑的性格。在草船借箭中,曹操仍是因為他多疑的性格,錯失了十萬支箭。曹操多疑的性格,來源于他多年戰場上的拼殺,來源于多次敵人計謀的洗禮,這對于一個政治家來說,是一個難免的習慣。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有人說他是漢賊,其實不然。公元前206年劉邦滅秦建漢,那對于秦國人來說,劉邦是不是就是“秦賊”呢?一個國家盛極必衰,并沒有誰對誰錯,錯的只是他們不該生在亂世!
史書評論他:“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雖說他曾經說過“寧可我負天下人,也不愿天下人負我”的話,但這句話中又帶了多少無奈呢?曹操34歲起家,那時唯一的理想便是匡復漢室。時代并沒有能讓曹操完成理想,反而促使他走上“亂世之奸雄”的道路。
他在歷史上的功績不可磨滅。他不僅是一個軍事家,更是一個文學家。“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是他對平民百姓命運多舛的感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是他對功業未成的慨嘆;“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是他廣攬天下賢才、虛懷若谷的胸襟;“駕六龍,乘風而行”是他的豪邁雄壯之氣。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曹操被指控作為奸猾小人,背上了一聲的罵名,他作惡多端,是由該譴責的地方。在當時那個年代,人都有正反兩面,如今也一樣。我們不該以如今的觀念去看待一千八百年前的曹操。在東漢亂世中,他霸權一方實屬不易,他是當之無愧的一代豪杰!
曹操,應亂世而生,就該做個梟雄,而不是平平凡凡的過一生,他的一生充滿了冒險,這才是曹操,我所喜歡的曹操!英雄,曹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