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什麼是文化?
以簡單定義來說,文化就是人們理解世界的方式,其中包括無形與有型的,有型的包括『食物丶房屋丶衣服丶圖畫丶書籍』,無形的包括『語言丶習俗丶想法丶信想丶宗教丶技術丶哲學』提到這里,自己對於文化也有一個比較有架構化的邊界,接著老師從這以下圖,提出文化更一步的見解,
在此圖中,老師說右邊與左邊分別是日本丶韓國的吃飯圖片,
問我們是否能洞察之間的脈絡?
對我來說,只是覺得日劇常常出現類似像右邊的吃飯場景,其馀一概不知,後來,老師公布答案,是因為『飲食文化的差異』,在日本,碗在吃飯時大多是要拿起來,且在吃面食,必須要發出聲音,以示對料理者的稱許和尊重;在韓國部分;則是吃飯時不能把碗拿起,否則這樣的舉動會被認為像“乞丐”,因此,吃飯時晚會放在桌上。
另外,文化包含種族丶種族淵源丶以及體現在文化的行為丶工具丶價值丶溝通風格丶想法模式,比喻來說:以下圖中從上到下的筷子分別是日本丶韓國丶華人風格的筷子。
飲食文化的差距
以日本來說,地狹人稠,室內家居多屬於榻榻米形式,所以桌子丶餐盤也都不太大,因此筷子尺寸也比較小。
以韓國來說,在韓式禮儀中,他們不希望一次及太多菜,所以把筷子設計得扁扁的丶然後是以鐵的材質,是因為在更早以前,會用銀針丶鐵器測試食物是否有毒,因此,這樣沿襲下來,就如今日的韓國筷子。
以華人來說,吃飯時總是會很多人,所夾菜的距離也會比較遠,因此筷子也會設計得比較長,以方便夾菜。
三者的例子,也讓我意識到文化的的展現真的是隨處不在,得更用心丶有方法的探索,才難挖掘到有深度且珍貴的東西!
3.文化的類型
在文化的類型也有許多分類,老師把它分成三大部分:
使用者文化
地區與地域文化
企業文化
在使用者文化部分提到同一件設計中,不同的使用者都會有不同的使用者文化,以一張簡單了例子來說,老人丶嬰兒丶寵物丶男人丶女人,當中都會有差別,在設計時也必須得當中的因素考慮進去。
在地區文化中,不同的地區對於同一件物件的闡述的文化也不同,舉例來說,飲料可樂在美國的不同的地區,會有不同的叫法,soda,pop,coke,因此,衍伸來看,下次再做設計時,深思當地的文化地位與其他文化的差異,進而設計出屬於當地文化之產品,才不會有失偏剖。
在企業文化中,往往也有很多差異,其中可分為『工作效率丶信仰丶組織架構丶決策模式丶當中連結』,以臺灣為例,臺積電丶HTC丶鴻海,各自企業文化都會不同,重點是你如何分辨當中差異,強化自身的文化特殊性,進而設計符合自己公司的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