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朗讀者》里面張梓琳為自己的女兒朗讀了一段劉瑜的《愿你慢慢長大》,很是感動。作為一名母親,內心有著深深的共鳴。這大概是每個母親對自己孩子的愿望:愿你慢慢長大。
我也特地找來了這篇文章,我也想讀給我的孩子聽。或許,對于三歲的她來說,不能完全聽懂。那并不重要。平時的親子閱讀時光我們都享受的很開心,很歡樂。我想,每天增加一次親子朗讀陪伴,是不是又很不一樣呢?
在手機里找好了文章,我把小妞喚過來。“伊伊,媽媽給你讀一封一個阿姨寫給女兒的信吧。”伊伊眨巴著眼睛看著我:“是哪個阿姨?”我笑了笑,把小妞攬入懷中,說道:“等你長大就知道是誰了。現在媽媽來讀給你聽,好嗎?” 伊伊在我懷中乖乖的點著頭。
“親愛的小伊伊…”我把開頭換成了妞的名字。妞聽了很是開心。在很多我覺得妞能聽懂內容的地方,我都把稱呼換成了妞的名字。因為擔心她因為有些地方理解不了,而沒有性子聽完。果不其然,聽到有些地方,小妞會在我的懷里扭來扭去。聽到喚她名字的地方,就很安靜,我也會用眼神跟她交流。
用有聲的朗讀傾訴這無聲的文字,伴著眼神的交流和肢體的碰撞,這種感覺真的妙極了。尤其是引起我們共鳴的地方,那種眼神交匯時,彼此眼里流露出的神情,感覺在那一刻自己的心都快被融化了。
再也沒有什么比這種心與心的交流更幸福的事了。讀到尾聲的時候,我拉著妞的手,用眼睛凝視著腦袋歪在我脖間的妞,慢慢的讀著:
親愛的伊伊,愿你慢慢長大!
愿你有好運氣,如果沒有,愿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
愿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愿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
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讀完,我緊緊的抱著小妞。小妞也轉過來,緊緊的抱著我。貼在我耳邊說:“媽媽,我好愛你,我永遠都愛你!”“伊伊,媽媽也永遠愛你,我的寶貝。”我幸福的回應著。心里也默默的對自己說著:“親愛的寶貝,媽媽愿陪著你慢慢長大,不著急,我們慢慢來…”
在這一刻,我體會到了朗讀跟親子閱讀的不一樣的感覺。親子閱讀,讀的大部分是繪本類的讀物,我們之間更多的是語言的交流,是圍繞繪本內容的交流;而親子朗讀,適合選一些經典的文章,更容易引起心與心的交流與情感的碰撞。我決定,把親子朗讀也開始加入每天我和小妞的親子時間。
這里附上劉瑜《愿你慢慢長大》的鏈接。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想要跟孩子更多心與心的交流,想要朗讀給自己的孩子聽,不妨試試從這篇文章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