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杰說
兩年前聽《羅輯思維》,羅振宇羅胖子說過一段令我印象深刻的話:
“40歲過生日那天,突然覺得人生過半,這時候會有種強烈的意識在腦子里出現了:就是覺得來不及了。這時候有些事想到就該做了,不做就真的來不及了。”
隨后,羅胖子從中央電視臺辭職,迅速打造出名震大江南北的知識型視頻脫口秀《羅輯思維》。
40歲絕對是一個人生的重要分水嶺:
第一,40歲,一個人從青年步入了中年。
第二,假設人生能活80歲,那么已經活完了一半。
第三,孔夫子有一句著名的話:四十不惑。人到了這個年齡,基本上已經沒有什么大的困惑了,該明白的事也明白了,不明白的估計這輩子也不會明白了。
第四,人體的新陳代謝放緩,智力、容顏、體力開始走下坡路。
第五,開始有人叫你大叔阿姨了。
40歲之前,我們老覺得后面的時間還長著,甚至是無窮盡,很多的事情留待以后再做吧,比如說孝敬父母,比如說鍛煉身體,比如說讀點好書。
然而一過40歲,整個心態就會發生逆轉,至少我自己就是這樣。我們以前像爬山,仰著頭閉著眼拼命地向上沖;現在人生過半,開始變成一種下山的狀態。
想起來雖然有點小悲哀,不過,每個年齡段都有每個年齡段的快樂,這也正是人生最精彩、最魔幻之處。
我瞪小鮮肉一眼:老子比你牛多了,你現在走的路,老子都經過,老子現在怎么想的,你奶奶的知道嗎?哈哈!這幾天全世界都在曬18歲,老子可以曬,你今年才16歲,你曬個毛啊!
一、想做就去做
看到好吃的就吃,看到好玩的就玩,看到好看的就看。
小時候看中的一個電動玩具,好喜歡,爸爸說我們窮沒錢買,長大后給你買;長大后,我們擁有了這個電動玩具,對自己來說,還有任何的意義嗎?我們還有一絲的喜悅和快樂嗎?
年輕時好看的姑娘讓我們徹夜難眠、雄性勃起;過了60歲,除了看看,我們大概也就能摸摸了。
見到好吃的去吃,不必有那么多的禁忌。吃完就去跑,去練,去消耗,去排泄。一進一出方為人間正道。我們現在有好牙,有好味蕾,有好嗅覺,有好胃口,難道要等到七老八十,牙齒掉光,專吃軟食,食之無味,得了便秘才吃嗎?
想去哪玩就快去,不要把“等我退休了”再掛嘴上了。一是你退休后不一定走得動,二是你那破身子板也未必能撐到那時候。
二、不必太擔憂
中年大叔阿姨們時常擔憂會被時代淘汰,被年輕人輾壓,其實不必操心。
無人超市搶了收銀員的工作,無人機搶了快遞員的工作,無人汽車搶了司機的工作,機器人搶了富士康女工的工作。網購影響了商店,Kindle影響了紙質書,送餐影響了飯店。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網約男女,線上交友結婚。一切都在日新月異中。
馬云說你銀行不改革我替你改,余額寶打得銀行無招架之力;騰訊說你醫院不改革我替你改,線上線下結合,騰訊企鵝醫院即將橫空出世。世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
機器人都已經打敗了圍棋的世界第一名,我們以后該怎么活?答案是該怎么活就怎么活。
英國的紡織女工在織布機剛出來時,全部跑到街上游行,說一臺織布機干一天頂我們一個姑娘干一個禮拜,我們還怎么活?眾所周知,她們最后都沒餓死,活得比以前更滋潤了;馬車夫們也害怕汽車搶去他們的生意。事實和歷史證明,全是杞人憂天,天沒有塌下來,人們越活越長久,越活越舒服,越活越滋潤。
如果有一天機器人真的取代了我們所有的工作和勞動,那時我們就等著享受好了,因為物質會極大地豐富,豐富到接近免費,像自來水一樣,像用電一樣,像電話費一樣,像吃飯一樣。
想想,退回二三十年這些是不是都挺貴的?小時候如果人走燈不滅,我要被罰站的;吃上一頓隨便敞開肚子吃的肉要等過年的;手機是要雙向收費的,手拿大哥大是可以橫著走路的。現在一個人不傻不懶,大概不會再餓肚子了吧?
到那時,我們就從物質需求轉向了精神需求,旅游,學習,運動,充實和快樂將成為人類追求的目標。我們真的就進入了“樹上結的不是樹葉,是面包;河里流的不是酒水,是牛奶”式的共產主義社會。人們工作可能純粹是為了打發時間或消耗脂肪,甚至“工作”這個詞語消失了也說不定呢!
三、野蠻其體魄
身體這東西,一定要野蠻對待它,它才聽話。
古人為了生存,需要每天打獵、種田、砍柴,過著入不敷出的日子,吃上頓沒下頓的,小肚子從來沒鼓起過。田徑,籃球,奧運會等,其實是近代才從歐美傳入中國。歐美為什么會熱衷于運動,現在我們知道了,營養過剩唄。
物質豐富了,營養加強了,工作輕松了,帶來的后果必然是馮唐所說的“油膩的中年猥瑣男女”。尤其人過40歲后新陳代謝變緩,更易發胖,而胖與80%的疾病有關。
人到中年,與年輕時同樣地吃飯和運動,體重也必定會增加。一件件好看的衣服被冷藏,確實是一種巨大的悲哀,而少吃多動是解決此問題的最佳良藥。
過午不食,吃素為什么流行?馬拉松和游泳為什么火?皆源于此。鬧得與朋友吃飯時,如果誰誰沒有跑過一次馬拉松都不好意思再坐那吃菜了。效法動物,比如兔子,多吃菜,少吃肉,胡蘿卜的多干活。
生命不息,減肥不止。不久的將來,減肥必將成為一種常態,每天就是減減減,那時人們最大的王者榮耀將是:40歲,終于穿進18歲時的牛仔褲了,而且還沒撐破。
四、文明其精神
當物質極大地豐富后,人們就必然會關注精神層面了。
弘一法師的弟子豐子愷說:人生有三層樓,第一層是物質生活,第二層是精神生活,第三層是靈魂生活。
靈魂生活一般俗人很難到達,弘一法師是到過了,但我們的精神生活卻一定要照顧到。
精神生活豐富不是每天24小時拿著手機刷屏,那叫精神生活充滿,不叫精神生活豐富。多讀點書,讀點好書。讀紙質書可以,讀Kindle也可,聽書都行。
很多人對智能手機有點看法,其實大可不必。刀子可以殺人,亦可以救人,看你怎么用而已。有人用手機整天打游戲,刷朋友圈,胡聊八聊;也有人用手機學習,讀書,寫作,提高自我。不能因為自己的自律差就埋怨人家手機,就如同路旁有堆狗屎你踩上去你大罵一樣。你踩或者不踩,狗屎都在那里,不離不棄,為什么就你踩上了?拾糞的老頭看見狗屎還興奮呢,贊美還來不及又怎會大罵?
體胖就該多跑步,人丑就該多讀書。世界上最可怕的是越胖越能吃,越丑越變傻。每天讀幾頁書,學習一點新東西,人過中年才不至于被迅速淘汰。
培養一點愛好,即使是非主流的。人過40,已經不必太在意別人的眼光了,只要自己喜歡的,就可以每天去做,去享受。即使毛筆字寫得如什么爬,也可以每天寫一寫,起碼充實啊,起碼可以消磨時光啊。
其實,40歲,也能開成一朵花,看你怎么開。
(完)
如果喜歡,點贊就好;
若有興趣,關注即可。
您的一點愛心,是對阿杰說莫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