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眾籌是讓自己遇見更多優秀的人。
2017年,是我從北大學習中國式眾籌落地實踐的關鍵一年。其實眾籌的過程如同創業,你會發現,原來有人支持你是一件多么溫暖、開心、幸福的事情!〖愛出者愛返,福來者福往〗。眾籌,籌的不是錢,籌的是一份信任與支持,是人脈影響力和為人處世的真實反饋,手機微信里有那么多好友,到底有多少是支持你的呢?
眾籌的過程如同成長和創業,有人支持就會有人反對,有人鼓勵就會有人嘲笑,當你開始了的話,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參與了整個過程! 因為參與你已經不同從前,參與之后的你已經邁向成長之路。
支持你的人,因為覺得你值得被支持,不支持你的人也僅僅是因為覺得你不值得被支持而已,so,那又怎樣呢?你不敢把自己的信任紅利和愛分享給別人,就像你不敢抓住機會挺身站在幾百人的場合介紹自己一樣,你悄悄地來到這個世界,還沒和這個世界打聲招呼,又要悄悄離開。所以眾籌的過程是一次自我發現和自我突破的涅槃過程……
曾經看到過這樣的一句話【我以為別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優秀,慢慢的發現原來我錯了,別人尊重我,是因為別人很優秀,優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別人,因為對別人尊重其實就是在莊嚴你自己】 ,這輩子你都沒有和優秀的人在一起共過事,你如何優秀?
眾籌失敗了是經驗值,成功了是附加值,都是你個人在成長在增值,重在參與,感謝自己打開思維方式!
2、有一份工作是別人認為你應該去做,其實是你一直不敢正視自己的內心。
多數人生的軌跡在前一階段往往是被安排的,在三十歲之前大多數人要完成求學、擇業、工作、戀愛、成家等等。臺灣女作家三毛說過一句話,人三十歲之前的長相和氣質是父母給的,三十歲之后的長相和氣質則是自己努力的結果。我們,都長成了自己努力的樣子,不是嗎?
可是,你為什么抱怨自己沒長成自己期待的那樣?是因為你過于浪漫或過于現實了。浪漫之人,天涯海角,天馬行空,像一陣不羈的風,但永無居所。現實之人身上戾氣太重,凡事先從銅錢中的方孔思考問題,這樣太累,一輩子都無法感受生活的趣味和生命之美。
我三十八歲那年離開體制內的舒適環境后,從此再沒想過要回到那座“象牙塔”。因為,你要尋找,尋找自己內在的我和外在那個的我的結合,如果找到了,恭喜你!有一句話送給你“相由心生,境隨心轉”。這個和你天天跑步、健身、練瑜伽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它是屬于保爾.柯察金的那種語境: 哦,我的生命奉獻給了全人類的解放事業。
3、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是情懷與商業的完美結合。我從事和閱讀相關的事已經八年,做眾籌書店已經三年,今天終于可以肯定告訴你們一件事,詩和遠方很美,初心和情懷很美,但只有初心和情懷的人很傻,只有初心和情懷還自己玩的人更傻。
我想表達的是,你明明知道自己的初心和情懷,為什么不找一群和你一樣同頻的人一起“傻”下去?與其自己一人苦苦捱著,不如找一群人一起“傻”,“傻”的過程中相互欣賞,相互勉勵,相互成長,你拍一,我拍一,兩人一拍即合。
這一年,我依然很傻,依然被圈里朋友貼上情懷的標簽, 可是我除了情懷今年還干了一件庸俗的事,那就是悄悄為中國的親子閱讀編了一個白雪公主般的故事,只是又加上了財富倍增計劃。不僅編,還滿世界講故事,從今年的11月,我不但自己講,還找一群和我一樣“傻乎乎”的同道中人一起講。不僅講,還希望能開啟你的認知和你的認同并付諸行動,我才好把故事賣給你不是嗎?
2017年的那些日子,無論是深圳讀書會的發起人,還是日本繪本的大師宮西達也,他們都在告訴我一件事:情懷與商業結合的事是最美的,是值得一生追求的。
2017年,我為自己緊張而充實的一年打call。
2018年,我愿與你攜手一起共同分享親子閱讀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