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家店,一座城

這是一張非常有名的老照片。

1940年10月22日,倫敦遭德軍轟炸。

敵機剛剛離去,人們便來到這間西倫敦荷蘭屋圖書館,在已經露天的書架前翻檢自己喜愛的圖書。

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這里有著英勇頑強的人民。

所以,當我讀到這本以二戰時期倫敦遭敵機轟炸為背景的《倫敦最后一家書店》時,幾度為書中的人物和情節激動落淚。

誰能想到,一間小小的書店和對文學的熱愛,居然可以承載那么厚重的國家力量,帶領倫敦市民在戰火中頑強挺立,并迎來最后的勝利呢?

該書由《今日美國》和《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瑪德琳·馬丁所著。她在德國軍營中度過了大半童年,因此對歷史有著別樣的迷戀,對戰爭也有著獨特的思考角度。

《倫敦最后一家書店》就是她為我們呈現的一部關于戰爭、關于大愛的歷史小說佳作。

善良是最美的文字

失去雙親的農家姑娘格蕾絲,不堪忍受在舅舅家寄人籬下的壓抑生活,于是在閨蜜薇芙的陪伴下,來到向往已久的倫敦討生活,住進了格蕾絲母親的好友韋瑟福德夫人家里。

韋瑟福德夫人推薦格蕾絲去了又小又亂的櫻草山書店工作,薇芙則去百貨公司當了售貨員。

正值二戰期間,英國尚未加入戰團,但那是遲早的事兒。整個倫敦被戰壕和防空洞掏得千瘡百孔。

戰爭說來就來了。

格蕾絲成為一名空襲防御督察員,白天在書店上班,晚上在街區巡邏。

敵機空襲投彈時,她沖在了最危險的一線:引導市民進防空洞,及時救助傷員,撲滅一處又一處的火災。

而格蕾絲原本是個特別膽小的姑娘,見到青菜上的蟲子都能嚇得把手里的刀扔掉的那種。

可是,戰爭來臨讓她展現了勇敢的一面。只因為她骨子里的善良。

是的,就是善良。

善良讓她迎著頭頂呼嘯的敵機,在夜晚燈火管制的街區東奔西走,只為救助更多處于危險中的市民。

善良讓她在見到有孩子回到城里時,馬上想到訂兒童圖書、在書店里開辟兒童區域,只為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

善良讓她每天堅持給防空洞中的人們朗讀經典名著,鼓舞他們堅定信念,只為大家能頑強地度過這難捱的時光。

善良讓她在其他書店遭遇轟炸被毀之后,主動在自家書店提供售賣專區幫尚有庫存的書店維持生計,只為使他們能夠存有繼續打拼的希望。

……

善良是最美的文字,格蕾絲用行動把善良書寫在了夜晚的街區、白天的書店,書寫在了戰爭陰霾下每個市民的心里,日復一日,毫不猶豫。

我要向格蕾絲的善良致敬!

擔當是最高的姿態

櫻草山書店的招牌上有一行小字——“愿你在這里找到真愛”。

店主埃文斯與妻子最初是在櫻草山邂逅的,他們就把櫻草山作為這家書店的名字。

妻子和女兒先后去世之后,埃文斯無心打理書店,書店變得又臟又亂,顧客也寥寥無幾。格蕾絲來書店工作時面臨的就是如此狀況。

埃文斯對她不冷不熱,并認為不喜歡讀書的她不會在店里堅持多長時間。

如果不是戰爭來臨,我們很可能不會知道這家普通的小書店有什么出奇之處。

有一天,格蕾絲發現店主埃文斯進貨的書中有德語版的《量子力學》,作者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埃文斯把書鄭重地鎖進一個鑲嵌在墻上的保險柜里,那是專門用來裝禁書的。里面還有海因里?!ずD脑娂栋⒙鳌?。

它們之所以被禁或者被燒,只不過是因為代表著“不同的聲音”。而埃文斯要做的就是“保護這種聲音”。

我想大家對二戰的這些歷史片段并不陌生。燒書只是開始,海因里?!ずD谎劭创┝吮澈蟮恼嫦啵?/p>

“這只是一個前奏。他們在那里燒書,最終也將在那里焚人。”

誰能想到,這樣一家普通凌亂的小書店,一個頭發花白、穿著隨意的店主老頭,在悄悄地做著這樣偉大的事情呢?

竟然有人甘愿冒著生命危險去保護書,最終目的是保護人的思想和生命不被肆意扼殺,格蕾絲深深地被震撼了。

面對這場史級災難般的戰爭,每個人能夠做的都極為有限。誰也無法拯救全世界,但只要在堅持以自己的方式不斷努力就足夠了。

對于格蕾絲來說,給大家朗讀,做空襲防御督察員,就是她斗爭的方式。

對于上了年紀的埃文斯來說,為這個世界留下更多的“聲音”,就是他的斗爭方式。

我要向埃文斯及其櫻草山書店的擔當致敬!

守助是最強的力量

戰爭的殘酷是誰也料想不到的。

戰前防備時,倫敦市民都把窗戶玻璃用膠帶密密粘牢,這樣空襲時玻璃不至于四處迸濺造成二次傷害。

當空襲真正來臨時,他們才發現這根本一點兒用處也沒有。整座大樓、地鐵站都可以炸毀,何況一塊粘幾條膠帶的玻璃呢。

敵機連綿不斷地狂轟亂炸,讓倫敦成為二戰中受損最嚴重的三個城市之一。

10萬多座建筑被毀,4.3萬市民傷亡,這些都沒能打跨倫敦市民的信心和抗戰。他們或直接到前方參戰,或留在后方幫助國民。

剛來到倫敦的農家女薇芙不想讓自己“蹉跎歲月”“坐享其成”,主動要求上前線,“如果我們不做些什么,這場戰爭就永遠無法結束?!?/p>

以照顧小動物為工作的善良的柯林也主動請纓,最終為國捐軀。

格蕾絲則和更多的人留在倫敦,以不同的方式支援抗戰,鼓舞市民的信心。

此時的倫敦上班族,每個人都有兩份工作。白天上班掙錢養家,到了晚上,所有倫敦人都會行動起來,哪里有需要就會去哪里幫忙。

很多人家都遭了災,但大家還是愿意來幫助受災更嚴重的人家。

災難把一個個社區緊密地團結在了一起。災難把整個倫敦也緊密地團結在了一起。

德國想用“閃電戰”摧毀英國人信心的目的落空了。

偉大的倫敦人民在災難中守望相助,挺過了持續半年多的轟炸,迎來了最后的勝利。

我要向頑強的城市倫敦及其市民致敬!

寫在最后

人生起起伏伏,總會有無法躲避的痛苦或無奈夾雜其間。

就像誰也預料不到新冠疫情已影響我們的生活三年之久,無數人的生活因之陷入困頓。

但無論遭遇什么困難,我們始終都要有面對挑戰的勇氣。

只要我們有不屈的精神,只要有愛,只要我們還能從書中讀到力量和勝利,靈魂就不會迷失,生活就會充滿希望。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