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三日,我與家人再度驅車開往昭蘇縣烏宗布拉克鄉去給我的哈薩克親戚胡達爾別克一家帶去新年的問候。在這特殊的日子里,大家都盛裝出行,家家戶戶的溫馨在大街小巷中彌漫開來。親戚家的兩個小家伙也一直通過微信問我們到哪里了,還有多久到?一路上我的心情十分愉快,終于到了!
我一進門,小女兒努爾古蘭便飛快地跑出來抱住我,親切地摟住我的脖子說:“媽媽你又來啦,我真開心。”我與家人坐上炕,親戚早已準備好了豐盛的餐食等待我們,桌上琳瑯滿目地擺滿各式美食,小家伙們都熱情地為我們“服務”,大兒子端著洗手盆和水壺請我們凈手,小女兒則跟在哥哥身后為我們遞上毛巾,滿臉笑意,我也是滿心歡喜,新年節日的氣氛在這一刻再次溫暖到我們每個人的心里。
因為是新年,我給孩子們的母親送了一份禮物,給兩個孩子每人發了一百元的紅包,并帶來了許多水果。因為親戚胡達爾別克經常在外工作,家里是媳婦帶著兩個小孩子,我與孩子們的母親交談,感到很欣慰,這兩個孩子這么小就能像個小大人一般照顧家里,幫助母親,孩子的母親也有些熱淚盈眶地說:“姐姐,謝謝你們經常來看我們,感謝你的幫助。”我摟住她的肩,滿是感動,她感謝我,同時我也很感謝她們一家,讓我在這片土地上又增添了一份溫暖的情懷。
我們雖是不同的民族,但終歸是一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兄弟姐妹,互幫互助,相親相愛本是應該,我感謝政府的結對子政策讓我與親戚一家相識,親戚一家也感謝政府的好政策讓她們獲得了幫助。
臨走之際,小女兒努爾古蘭抱住我舍不得我走,一再央求我住在她家,我也很舍不得她,無奈我生病每天需要去醫院治療,愛人說:“不如將小女兒帶回咱家,我們也能陪她。”她聽后很高興,于是我們回到了縣城,我和愛人帶她去了烏孫廣場,她一直在鄉下,甚少出去玩,看到有小攤畫娃娃的覺得很是新奇,于是我們便陪著她畫了一個可愛的娃娃,愛人在一旁悉心指導,畫面有愛極了。隨后我們又帶她去吃了快餐,逛了街給她買了身新衣服。帶她回到家后,她很是喜歡我女兒的玩偶,抱著不愿松手,晚上睡覺時還要讓玩偶們包圍著她。她問姐姐去哪了,我告訴她姐姐去上學了,她說等姐姐下次回來一定要和姐姐一起去畫娃娃。
我把這有愛的畫面發給女兒看,女兒要我送她回家時再送她一個喜歡的玩偶。女兒也十分喜歡與小孩子玩耍,在上周女兒臨上學之前,她陪我一起去探望親戚一家,我們買了面粉,蔬菜瓜果,還有給兩個孩子的學習用品,女兒耐心告訴他們怎么使用,孩子們高興地為我們跳起了黑走馬,我們一大家子一起吃了香噴噴的抓飯,羊肉,喝了醇香濃郁的奶茶,玩得不亦樂乎。
我們之間的情感紐帶,是民族團結,而這種情感的表達方式,是通過我們一次一次的見面,交流與共享。我們各族人民始終一條心,情同手足,心手相連,必會繼續延續社會穩定和諧發展的繁榮景象!
作者:鄭曉燕,伊犁昭蘇縣婦幼保健院醫務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