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繩這件事兒

春暖花開,孩子們開啟了運動小達人模式,看看跳繩的寶貝們玩出了什么花樣呢?

經過一學期的練習,孩子們跳小繩的能力逐漸的提升,大班的早操加入了跳大繩跳小繩的環節,孩子們在戶外融合時進行了民間游戲,發現有好多小朋友愛上了跳大繩,于是我們開始加強練習。

問題一:如何才能學會跳大繩呢?

悠悠邀請悅悅跳大繩,首先嘗試跳大繩的是悠悠,想到孩子們可能不太會搖大搖繩,于是第一次跳繩由老師來搖繩。悠悠站在跳繩中間握著拳頭縮成一團,跳一下閉一下眼睛。

悠悠:老師我害怕,我怕繩子打到我。

教師:沒關系,老師會保護你,不讓你受傷。

教師反思:

1.孩子們初次嘗試大跳繩,有一些恐懼,當孩子表達了教師就要給予鼓勵及安慰,讓孩子敢于嘗試并大膽嘗試,給孩子一顆定心丸,就有老師的保護~這樣孩子就肯邁出第一步。

2.孩子剛開始跳繩做不到魚貫式進出,也做不到邊搖繩邊跳繩,于是孩子們采用在跳繩里面站好等待繩子搖起來后直接跳繩,這樣對孩子們來說減少了難度,和孩子們跳小繩的技巧有點相似,孩子們可以直接將跳小繩的技巧進行遷移,這也大大增加了孩子們對跳大繩的興趣,以及對跳大繩的成功體驗。





問題二:如何進行多人跳大繩?

小朋友首次練習跳大繩,不斷的探索跳大繩的方法,當他們一個個都有了成功的體驗后,他們便想到了同時跳繩。

悠悠:我們一起吧,佳佳你在我后面。

兩人同時跳繩連續失敗N次,就在這時,旁觀小朋友寧寧發聲了“你們還是喊著口號吧,就跟我們做操一樣,這樣你們就可以一起跳了。”只見佳佳和悠悠快速接受了寧寧的建議,兩人一起喊著1212口號進行跳繩,果然這樣的方式勝利了很多,他們能夠共同完成多次大搖繩的跳躍

教師反思:

1.在跳繩的同時喊口號,互相給予同伴一個信號,雖然失敗多于成功,但是孩子們在失敗的過程當中尋找方法,并找到正確的方法,這個過程也是良好的學習品質的一個提升。跳大繩可以鍛煉幼兒的手腳動作的協調性。也能增強同伴間的相互配合,在跳的過程中可以無意識中加強他們的合作意識。

2.寧寧是一個善于觀察,善于反思的小朋友,他通過場外的不斷觀察,發現有共同的指示語會便于提升跳大繩的成功體驗,并通過觀察和同伴共同想方法設法幫助同伴成功完成跳繩的同時也提升了自己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問題三:如何做到搖著繩子的過程中進行跳繩?

教師:你們誰敢在老師搖繩的時候進行跳繩呢?

這一問題讓孩子們紛紛退縮,你一句我不敢他一句我不敢圍繞在我的耳邊,我不斷地鼓勵著孩子們試試吧,試試吧,鼓勵孩子們大膽嘗試,不怕挫折與困難。

這個難度有點大,為了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我在搖繩子的時候一邊搖繩子一邊協助幼兒進行跳繩,當繩子敲打在地上后,馬上往前跑,這樣就能做到繩子搖到最高點,小朋友就已經到達跳繩的中間,當繩子再次落地時,小朋友剛好可以跳過繩子,有了老師的助力小朋友們都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并紛紛表示還想繼續在嘗試大跳繩。






教師反思

有時候,教師的適時幫助是孩子們通往成功的一個橋梁,就比如在跳大繩時孩子們不敢邊搖邊跳繩,需要老師的一個推力,當教師給了孩子們一個助力后,孩子們立刻嘗試到了成功的體驗,這樣不僅能夠增強孩子們的興趣,還能夠引發更多孩子加入到跳繩的環節中,孩子們也能從中收獲成功獲得新經驗,提升孩子們大膽嘗試發現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們初次嘗試跳大繩,在以后的活動中會玩出什么樣的花樣呢?我們共同期待著。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