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時間管理
起床洗漱,敷上面膜,邊看貓叔昨晚的文章,邊等六點的晨讀材料。
#時間管理#
?6:00-截止時間
準時收到材料,馬上打來來看,利用快速閱讀的方法,理解晨讀的主題。五分鐘看完,打開思維導圖,將自己要寫的主題進行擴展。然后打開訊飛語記,按照思維導圖來進行寫作。
在這22天里,除了有一天發燒頭痛,沒在七點前打卡,剩下的21天都在七點前打卡了。以前都是睡到六點四十五分左右,急急忙忙準備洗漱,翻衣服翻到整間房間都亂糟糟才找到合適的衣服穿,最后都匆匆忙忙地趕去搭車。
自從習慣早起早打卡,整個早晨的心情好多了,不再匆匆忙忙,早上還能敷個面膜,感覺人也精神多了。習慣早打卡,讓打卡不影響整天的情緒,如果帶著未完成任務的煩惱出門,會影響我一天的心情和工作效率的。
#自由書寫/截止時間/打造自信的計劃/數量和質量#
? 7:00-每周任務
七點準時出門,到上班地點需要30分鐘。我便在車上理清今天要做的事,比如,今天上課要講的內容還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來傳達給學生,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有的話,一到辦公室馬上修改。
#每周任務#
7:30-創意原則
到了學校,有早讀課就得馬上去課室看學生了,早餐只能忙完早讀才能吃。
特別是星期一,似乎假期綜合癥不僅對成人有影響,孩子也似乎被影響。所以,星期一的早讀,孩子們讀書特別有氣無力,兩眼惺忪。
這時候,我絕對不會讓他們看著課文讀書,而是用根據課文內容做的記憶宮殿的圖片來吸引他們,讓他們把書本合上,全部眼睛看著屏幕,讓科代表帶著他們讀讀背背。
一發現有人分神,馬上用小組或一排一列的方式來抽查背誦,背不出的這星期課間十分鐘都不能出去玩,還要去辦公室跟我背熟為止。這時候,他們在興趣和懲罰面前,會更加認真地對待背誦,聲音更宏亮,精神更飽滿了。
#創意原則#
8:20-享用早餐
早讀結束,我也好好享用早餐了。
8:30-反義詞
上課時間到了,沒課的我,在辦公室改作業,看到一些老師不是在閑聊,就是在電腦刷新聞……我便打開番茄鐘,帶上耳機,但是沒聽歌,改完作業就看看朱煜老師的書,到了時間便在對應的章節用正字來標記讀的次數。
#反義詞#
9:10-微習慣
下課時間到了,我便上洗手間,準備上課。我先讓學生幫我把麥克風、印章和作業本搬到課室,我再看看書,看看便利貼寫的步驟,再過去課室。一般我都會提前過去課室,順便去了解下差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問問個別學生差生平時在課間的表現。
#微習慣#
11:00-去蕪存菁,大道至簡
放學了,我們幾個老師去吃午飯,到回教室休息時,有些在玩王者榮耀,有些在逛操場聊家長家短。我趁這段時間,趕緊把自己做的記憶宮殿整理在一起,整合在word文檔中,打算發到公眾號去,讓更多的小孩能接觸到快速記憶,對背書不再恐懼。
#去蕪存菁,大道至簡#
14:10-堅持的悖論
洗把臉,喝口水,就打來手機看朱煜老師的公眾號,他每天的板書,教學過程都有發在公眾號。他的教書生涯中,他一天都未斷過教學記錄,一直堅持了十年,他真是個優秀的小學語文教師。
#堅持的悖論#
14:30-避免能力陷阱
上課時間到了,但是我第二節才有課。所以這段時間我還是有作業改作業,沒作業就備課或者看朱煜老師的書,用正字來標記遍數。
#避免能力陷阱#
17:00-留心生活
放學了,我回到家也要半小時,在公車上,我在思考今天在上課中需要改正的點,學生對什么感興趣,什么時候的學習狀態最佳,效果最好,記錄在思維導圖中。并且,在公車上,看看外面的路人,發現很有趣的事也會紀錄到思維導圖去。
#留心生活#
18:00-休息
回到家,休息下就洗澡吃飯了,玩手機到七點三十分。
19:30-微習慣
開始打劉墉老師的《說話的魅力》。如果行動營里有課就聽課,沒課一直打到1000字。忙到九點,就休息下,十分鐘過一下上課內容。
#微習慣#
22:30-恢復睡眠
睡覺,一天結束。
#恢復睡眠#
#恢復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