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前段日子隨著美朝局勢的緊張,想必最近關注理財圈的必然被黃金刷爆了。
滿屏的“鳥炮一響,黃金萬兩”“無敵抗通脹神器”等等千篇一律的標題黨充斥各大版塊。搞得你不去搶黃金就是犯罪,和前段時間坑大媽們搶美元的套路一模一樣……
不少小白財友們,前腳的坑還沒拔出來后腳又得跳進另一個坑了。
本著客觀善良只講真話的原則,我覺得是時候跳出來普及一下了。
首先,一個共識是黃金不創造價值,但是也不會毀滅價值。這樣看黃金的宿敵是價值創造,因為黃金不創造價值,所以黃金的對手就是價值、經濟增長、效率提升。如果經濟高速增長,能找到創造價值和提升效率的企業,那自然就不用買黃金了。
但是,經濟可能不停的、持續增長嗎?即使不停地增長,普通老百姓有這類眼光一直買對行業嗎?顯然不可能。所以一定意義上也就有了它的配置價值。
但是要值得注意的自從金本位破產后,黃金已經沒有硬通貨的功能了。也不可能再回歸全球貨幣信用體系之錨。
自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及其崩潰后,過去貨幣體系開始進入現行的紙幣信用體系,美元是紙幣信用體系的中心,黃金本質是美元信用的對沖品,因此,金價的波動實際上就是美元信用的波動。
嚴格說來它只能作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不能把它真當系統性風險的避風港。所以一味宣傳黃金具有絕對的抗通脹能力是不對的。
那么為何黃金還在不斷的漲?比如去年英國出乎意料的公投退歐把黃金最終推向了1375美元的高點。
因為金融本質是“信用”。而當全球信用貨幣尤其美元都在“失去”信用的時候,而短時間內又沒有一個全新的資產挑戰美元(未來的人民幣或許可以)作為錨定貨幣,那么過去作為硬通貨的黃金又重回人們信賴。基于這個信賴預期就可以從中牟利。(我們投機的邏輯只是人們對于亂世到來的預期造成的價格波動,你不會真的相信三戰會全面開打吧……真的全面性核戰爆發管你什么金一概不值錢。)
從這一點看現在黃金其實也早已淪為投機套利工具和比特幣沒啥本質區別。除了它不會變成廢品……
最后講它的正確投資姿勢
從走勢圖中可以看到過去15年一共5年呈現下跌,其余時刻都是穩步上升。(從50軟妹幣最高到過近400元?現在也是徘徊在285元附近。年化近12%的復利增長。)
理論上買完無腦一扔也能完全秒殺所有理財產品!
那么結合之前說的黃金的本質歷史走勢圖可以告訴我們什么?
首先時間周期走勢上看它不同于概念炒作主打“短平快”,黃金是長期配置的過程。你甚至不用過多考慮退出。(那些一看要打仗了再去追著高位買那肯定是去繳智商稅的。)
再者我們說過黃金的屬性不適合過多的重倉配置。只能占總資產的一部分。比重可以參考保險對家庭資產的占比。
所以結論是以月或者年為單位分批輕倉地定投是為最佳投資策略。
BY?THE?WAY:筆者聽聞一女性同事每年年終獎都會獎勵自己一根幾KG的金條,我覺得理財小白門可以借鑒,未來作為自己嫁妝,或者留給子女都是種選擇。
下次講講工具篇。市面上可選擇的黃金投資工具及優劣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