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1000字打卡 12.4#
有了女兒后,微信上一下子多了很多個媽媽群,頗有種“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驚嘆感。
有個小群每天聊得特別歡,我加入群里后,因為忙碌,加入聊天比較少,偶爾說話也只是分享下自己的育兒心得,被大家評價為“正經人”。
我很驚訝自己“正經人”的特質如此快的就被群里的媽媽們捕捉到,又奇怪她們如何評判何為正經何為不正經,于是把聊天記錄好好的翻了一遍,翻完后對自己也唯有“正經人”這樣的評價。
我缺乏插科打諢的能力,在聊天時語言缺乏足夠的幽默感,談任何事態度都挺認真,就連吐槽也帶著正兒八經的味道,反觀那些“不正經”的媽媽,說話如連珠炮,牙尖嘴利,自黑、反諷模式隨時開啟,話題切換也極快。
怎么說呢?我簡直正經到無趣。而其他媽媽們活潑可愛說話俏皮,比我有意思多了。
認清這個事實的我有些沮喪,沮喪之余忍不住開啟自我剖析模式,深入探討下怎么樣可以不要那么“正經人”,成為一個“不正經”的有趣的人。
在知乎上有個帖子,以《紅樓夢》為討論基礎,分析哪幾個人有趣、哪些人無趣。
黛玉、史湘云、賈探春、王熙鳳被評為有趣,她們要么嘴賤、說話犀利,要么性格豪邁,要么愛好有趣。帖子里分析道,“有趣”是一場愉悅的意外,是一種驚喜。這幾個人的表現,都不符合她們大家小姐的身份,有反差有意外,自然顯得有趣。
帖子最后總結怎么才能有趣:一、廣泛的知識面。二、敏銳的感知力。 三、足夠的鑒賞能力和執行力。四、不隨便,獨特的個人標簽,有明確的喜好。五、有小缺陷,性情中人。六、獨立人格,有主見,會堅持,會反駁。七、自嘲的心態。八、快速的反應能力。八、想象力創新和突破。
這八點,我對比著看,每一點都有差距。差距最大的是自嘲的心態和快速的反應能力。
或許是從小家庭教育影響,我爸就是個特別正兒八經的人,他是因為時代烙印,所謂的地主狗崽子的羞辱讓他謹小慎微,對任何事都不茍言笑,刻板有余,生動不足。我深受我爸性格影響,直到前些年,還有著特別強的自尊感,要面子得很,所以基本上沒有自信開啟自嘲模式,擔心自己在其他人眼里評價過低。
而之所以沒有快速的反應能力,也是性格桎梏,不管說什么話,都會思量一下,這樣說會不會不太妥當啊?這么一顧慮,自然在回應上就會落后。
這兩點足以限制我成為一個有趣的人了。
通曉世情,但又不囿于世俗,拋棄掉廉價的自尊心(不是不要自尊,而是不要沒有必要的死要面子),以此轉變性格,還是有機會成為有趣的人的。
多讀書、多行動,做各種有意思的事、讓自己學會更好的表達能力、做一些別人沒有做過的事,讓自己能夠輸出價值觀,表達自己的意見,勇于自黑,即便沒有足夠的幽默感也不怕,自黑本身就是件有趣的事。
或許做完這些,也不一定能稱得上是一個有趣的人,但至少你沒有以往那么無趣,這也算得上一點進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