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計劃,那就是在自己年老的時候,可以將自己的這一生寫下來,成為一本書或者什么,總之就是要變成文字積淀下來、流傳下來,可以被很多人了解和閱讀。
之前,我一直覺得這本書要等到自己老的時候再開始寫,因為現在自己很年輕,思想的厚度不夠,不能寫出我想要的深度。我的一個朋友曾經跟我說,如果我想寫,現在就可以動筆,不用等到老的時候。我雖有下定決心盡早動手寫起來,但如何去寫讓我有些犯難。
今天下午,這個問題有了突飛猛進的進展。在這里必須要感謝我的老師(其實是我的領導,亦師亦友的類型),是下午和她的交流才讓我突然找到了答案。雖然這個觀點的提出人是我,但是如果沒有下午那場朋友般輕松的談話,我想我是不會這么快找到方向的。
人總是這樣,至少我是這樣,好了傷疤忘了疼。一件事情經歷的時候,或許痛徹心扉,或許煎熬折磨,但是當這件事過去,回頭來看,似乎并不是多大的一件事兒。我突然覺得,如果我不在經歷的時候寫點什么,不在感情飽滿豐富的時候做點什么,等到這些事情過去,一切的感情歸為平靜,那時候再寫必然是寫不出經歷時的那種感覺的,何況等到自己老的時候。
?我曾經想過要多練筆多寫多積累,這樣在定心創作的時候,文筆和思想才能支撐起我的寫作小夢想。但這樣的積累方式成效見微,不僅難以定期堅持,而且如何將積累的他人的東西轉化為自己的東西,也是一個問題。
今天,我對自己的原有觀念進行了更新。對,就是要在經歷的時候,就把它寫下來。那些讓我難過的、開心的、煎熬的、成就感十足的……所有的這些都需要被及時的記錄下來,否則時間過去,對這些事的感受下去,經歷的那種感覺再也無法被文字進行沉淀了。而這樣的積累對我來說,除了多年以后要寫東西的時候有素材,也會讓我在這個過程中持續鍛煉我的文字運用能力。
?我的工作以大量的文字工作為主,對外的市場宣傳、對內的文化塑造,我每天都在和文字打交道。我覺得文字是有力量的,可惜的是,我現在的文字還不足夠有力量。我深愛它,卻也時常感覺自己對文字的駕馭能力不足,有時候撰文的特定目的也要?幾經修改和領導點播才能最終達成。對了,我必須夸一下我的老師,我讀她的文章,往往能從字里行間感受到很多深意和力量,?我覺得她已經在文字上修煉到一定程度了。
總有一種力量讓人熱淚盈眶,我特別喜歡南方系的這句廣告語,聽歌時歌詞常常讓我百感交集,看電影最容易讓我流淚的往往是信件、留言的場景。對,我能清晰的感受到自己對文字的感受力,我覺得我一生的宿命就是文字。文字總是最能打動我,我也最能感受藏在文字中的百轉千回。
我的朋友中有不少人對音樂、色彩的感知能力很強,而我就相對比較遲鈍,大概也是因為這樣,所以我在文字方面的感受力更強一些。我還比較喜歡一點的是,這種對文字的感受力,是跨語言的。中文可以震撼我、感動我,英文也同樣讓我心潮起伏。
?希望有一天,我的文字可以影響到更多的人。
(寫于2017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