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材料熱導速度不同實驗設計方案
一、學情分析
? ?通過前幾課對熱在氣體、液體和固體中的傳導的觀察研究,學生們已經認識到熱總是從溫度較高的部分傳向溫度較低的部分。那么不同材料的物體放在相同的熱源中,它們導熱速度相同嗎?哪個快,哪個慢?通過設計研究不同材料導熱速度不同,學生將學習區分熱的良導體與不良導體,進而理解,不同導熱性能的物體有著不同的用途,生活中我們要根據需要選擇不同導熱性能的材料。
二、教學內容
? ?在《科學(牛津上海版)》(六年級第二學期)第五章:能與能源:能的轉移的學習,這堂課帶領學生探究熱在不同介質中傳導速度差別問題,給學生介紹熱的良導體和熱的不良導體概念。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不同的材料熱傳導的速度不同,熱傳導材料分為熱的良導體和不良導體兩種類型。
2、進行不同材料的物體熱傳導性能的比較實驗。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理解生活中更多的熱傳導的現象。
2、能與其他同學一起探究熱傳導的現象,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培養學生對于科學的興趣。
2、能主動發現生活現象,理解其中科學奧秘。
四、教學重難點
1、重點:通過設計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來證明熱在物體中的傳導以及不同物體傳熱性能的差異。
2、難點:進行不同材料傳熱性能的比較實驗。
五、教學準備
1、分組實驗準備:塑料勺、木勺、鋼勺、杯子、熱水、鋼條、鋁條、銅條。
2、演示實驗準備:酒精燈、氯化鈷試紙、鐵架臺。
六、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在生活中,有時候我們希望熱能迅速地通過一個物體,比如通過需要加熱的鍋底。但在有些情況下,我們卻希望它通過得越慢越好,比如需要手持的鍋柄上。
問題探索:
1、不同材料制成的物體在傳熱方面有什么不同嗎?
2、金屬塊、木塊、塑料塊誰傳熱比較快?
(二)實驗探究
1.分組實驗一:塑料勺、木勺、不銹鋼勺的傳熱速度快慢探索。
(1)給每一組準備了同樣的金屬勺、木柄勺、塑料勺、杯子、同樣溫度的熱水,請每組同學設計一個實驗方案,來證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
(2)小組討論實驗方案。
(3)過程中注意提示學生:
①水溫很高,注意燙手;
②每個同學都去感受一下;
③勺子間盡量避免接觸,以免相互影響。
(4)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匯報實驗結果。
(5)小結:不同材料的傳熱的快慢不相同,金屬材料的傳熱較快,塑料、木頭等材料傳熱較慢。不同材料傳熱的快慢不相同。像實驗中的金屬那樣,傳熱能力強的物體叫做熱的良導體。塑料、木頭等傳熱能力弱的物體叫做熱的不良導體。
(6)請你說一說生活上有哪些方面應用了熱的不良導體和熱的良導體?(炒菜用的鏟子材料和手柄的材料不同,金屬部分是熱的良導體,手柄部分是熱的不良導體。)
2.分組實驗二:鋼條、銅條、鋁條的導熱比較學生分組實驗:將長短、粗細、相同的鋼條、銅條、鋁條同時放到滾燙的熱水中,用手觸摸,判斷鋼、銅、鋁的傳熱性。
(1)安全提示:水是滾燙的,注意燙手。
(2)學生動手操作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3)觀察實驗現象并記錄。
(4)學生匯報實驗結果,教師小結。
老師有個問題,同學們剛才用手模的辦法做實驗時,銅、鐵、鋁這三種熱的良導體,它們的傳熱速度是一樣的嗎?不一樣的話,誰的傳熱本來最強。銅、鐵、鋁三種材料傳熱的速度快慢,我們靠手摸的辦法能不能準確的判斷出來嗎?我們手的感覺能力是有限的,對于差別不大的無法準確地判斷。要想比出它們到底誰第一,誰第二,誰第三,我們想辦法親眼看到才行。下面我們來設計一個實驗證明它們到底誰的傳熱本來最強。
教師演示實驗
把長短、粗細相同的鋼條、銅條、鋁條均勻的固定在鐵架臺上,在距離中心相同的距離上分別在鋼條、銅條、鋁條上放濕的氯化鈷試紙,給鐵架臺的中心加熱,觀察、記錄鋼條、銅條、鋁條上氯化鈷試紙變色的順序,判斷鋼、銅、鋁的導熱性能。
安全提示:注意正確使用酒精燈;實驗結束后要等鐵架臺冷卻以后再收,以免燙傷皮膚。
學生觀察教師演示實驗,并做好記錄。小組匯報所觀察到的實驗結果。
4、教師小結。
課堂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各種材料傳熱的速度都是不同的,根據傳熱速度可以分為熱的良導體和熱的不良導體。
5、課外延伸
學生自己思考:往不銹鋼杯和塑料杯中分別倒入同樣多的相同溫度的熱水,哪個杯子中的熱水涼的快?這是什么原因?
七、教學評價
“傳熱比賽”活動是引導學生認識熱在不同的物體中傳遞的快慢是不一樣的。這節課我提供給學生各種實驗材料:不同材料的小棒、杯子、熱水、各種金屬等。讓學生用對比實驗的方法來研究哪種材料傳熱快,哪種材料傳熱慢。讓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起到引導作用??傊麄€教學過程應該是讓學生自悟自得。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實驗,自行獲得知識,鍛煉了能力,讓他們的創新思維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得到充分的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