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槐花開了!美麗的二卯酉河畔、寬闊的通港大道兩側、綿長的黃海海堤邊坡、一望無垠的沿海新林場......一串串、一簇簇,綴滿枝頭,在綠葉的襯托下,潔白如雪,純凈如玉。
空氣中彌漫著槐花的清香,帶著甜潤的感覺,沁人心脾,叫人忍不住深呼吸。蜜蜂在忙碌地采蜜,一會兒靜靜叮在槐花上,一會兒嗡嗡地飛來飛去。風兒吹來,枝頭在空中搖曳、翻飛,槐花似密密麻麻的白蝴蝶一樣翩翩起舞,令人目不暇接。
有一首詩這樣描繪槐花盛開的景象:“槐林五月漾瓊花,郁郁芬芳醉萬家;春水碧波飄落處,浮香一路到天涯。”
二
小時候,鄉村的槐樹真多啊,門前屋后、路邊溝旁隨處可見,連成片的鹽堿地、寬闊的河坡上,也不例外地生長著槐樹。
農村里管槐樹叫釘子槐,主要因為槐樹枝條上長著長長的釘子;這樣稱呼,也便于跟國槐區別開來。
與銀杏、楊樹等樹種相比,槐樹不那么高大、整齊,枝枝丫丫比較凌亂,有時因受狂風暴雨的襲擊而變得歪歪斜斜。但它們有著極強的生命力,不畏嚴寒酷暑,不懼風雨雷電,即使倒伏在地,只要根還連著泥土,就不會枯死。
印象最深的是我們同玉小學西側江界河邊的槐樹林,寬闊的河坡上長滿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槐樹。五月,在幾公里長的河坡上,槐花開得雪白、雪白的,散發出陣陣清香。
放學后,我們用柳條編成環,把一串串槐花插上去,做成漂亮的、香氣四溢的花環,戴在頭上。在槐林里采槐花、捉迷藏、玩打仗,經常忘了及時回家,忘了做作業。
“這么遲,又在槐樹林子里頭充軍的?”晚了回家,大人總要盤問。
“沒有啊。”我們的聲音像蚊子哼,畢竟心虛。
“還敢哄人?自己聞聞,身上全是槐花的味道。就知道玩,家里這么多事情不趕緊幫忙做......”大人罵得更兇了。
“嘻嘻......”抬起衣袖聞聞,果然全是槐花香味,我們倒忍不住笑了。
可是,前面剛挨罵,后面依然故我。這個季節,誰能抵擋得了槐花的誘惑呢!
三
說戴花環、玩打仗,不能不說說我的一個堂兄,他的名字叫“兵元”,“元”是我們的輩份,即“元”字輩。兵元人如其名,自小性格活潑、玩皮,做事勇敢、果斷,頗有小小當兵人的作風。
那時正是槐花盛開的時節。一天下午放學后,我們用柳枝和槐花編成美麗又香噴噴的花環戴在頭上,開始了玩打仗的游戲,這次參加游戲的人數較多,規模堪稱龐大。
打著,打著,人有點累了,興致也漸漸低落下來,逐漸以江界河為界,自然分成了河東、河西兩部分。我和兵元屬于河東的,我們家住河東。那時,連結江界河東西岸的不是橋,而是“渡槽”,一種橋梁式的水槽,據說古時候稱作“飛渠”,它的底部和兩側是實的,頂部則是敞開的,有一根根橫梁。過渡槽時,膽大的人,從橫梁上一步步走過去;膽小的人,則從內部爬過去。老實講,我可從來沒膽量從上面走。
“最后再比一下,兩邊各出一人,看誰能更快跑過渡槽,哪邊就算贏了。”游戲即將結束時,不知哪個好事者高聲喊道。
“好!”大家一下子又都來了勁。
由于學校位于河東,河西的學生天天過渡槽,占優勢,于是由他們的代表、一個名叫“東興”的同學先來。“一、二、三、四......”大家通過數數的方式助威與計時,東興同學很快順利跑結束。
輪到我們這邊時,眾人的目光不約而同集中在了兵元身上,“放心吧,我一定能贏的!”他握緊拳頭,堅決、有力地朝大家揮了揮,就快步走向渡槽。開始了,“一、二、三、四.....”我們同樣大聲喊起來。啊!他腳步輕盈,如蜻蜓點水,不,說健步如飛也不過分。
眼看快到盡頭了,就在我們認為肯定贏了的時候,突然“噗通”一聲悶響,只見兵元腳下一滑,人重重地摔了下去,“不得了!”我的心跟著“噗通”、“噗通”狂跳起來。
沒料到他很快爬了起來,回頭朝我們看了一眼,把掉落的花環重新戴在頭上,快速跑完了最后幾步,并立即轉身往回跑。我分明看到他用手緊捂著嘴,就知道他的嘴一定給撞破、撞慘了。
當我接過他遞給我的花環時,潔白的槐花已經被鮮血染紅。
我們一起到大隊醫務室去處理,醫生告訴我們,兵元的門牙被撞落了四顆,牙床得慢慢縫線。
前些日經過家鄉的江界河邊,望著清澈的河水,望著寬闊的水泥平橋,想起曾經的渡槽,想起那場玩打仗,我的內心說不清是百感交集還是心有余悸。
河兩岸槐樹上的槐花尚未開放,但一串串花骨朵兒已經在迎風招展了。
四
槐花可以吃,且有好多種吃法。
那時候我們最喜歡的當然是生吃。隨手從樹上采一串,摘下花朵直接往嘴里送,有時還拋向空中,用嘴巴在下面等著,做出特別夸張的動作與表情。
關于吃槐花的記憶,大部分跟父親聯在一起。我們姐弟幾個上小學時,父親負責江界河上一座排灌站的事務,那是整個同玉大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排灌站。同時,父親負責大隊糧食磨坊的工作,帶著一位名叫徐學道的無錫知青。當然磨糧不是用石磨,是用電磨,俗稱“鋼磨子”。此外,父親還在磨糧操作間隔壁開了個小小理發店。那時候,父親四十出頭,正年富力強,的確是個多面手,做事雷厲風行、有板有眼,形象在我們姐弟幾個眼里十分高大。
每當槐花盛開的季節,父親利用中午空閑時間去江界河邊采槐花,一采,往往就是半蛇皮袋。
到了晚上,父母和哥哥姐姐一起變著花樣來做槐花菜或槐花粥等。未完全開了的槐花及花骨朵一般洗凈后素拌或者用開水快速焯燙后涼拌,這是最原汁原味的,吃起來滿口生香;也可以做成槐花炒雞蛋,鮮嫩的槐花加上純正的草雞蛋,炒好后絕對香氣撲鼻。盛開的槐花則可以做成槐花餅、槐花餃子,也可以做成槐花粥,同樣清香四溢。有時候排灌泵抽水抽上大魚來,我們還可以吃到味道鮮美的槐花魚頭湯。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槐花,不僅是孩子們的美味佳肴,也是大人們填飽肚皮的重要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