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學習。說來慚愧,就是在學習控制自己的脾氣的這幾天,我還是沖著家人發了脾氣。學習課程的時候是很認真,可是一旦到了那個時刻,火氣沖上來,完全就沒有理智去控制了。
第七天,很多人真的發現這個挑戰很難,比自己原先想像的還要困難,有的人,可能也包括我自己已經覺得自己這個挑戰注定要失敗,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什么是失?。縂oogle給出的定義是:沒有達到某種預期的結果。
所以,我們完全不能說自己是失敗了。因為28天的挑戰幾乎才剛剛開始不是嗎?我們參加的目的不正是在這個挑戰之后成為一個更好的父母能夠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自己的脾氣嗎?雖然現在還在時不時爆發情緒,可還是能夠看到自己已經開始領悟一些想法,自己的內心開始慢慢轉變固有的程序思考不是嗎?
所以,我們要繼續加油,繼續觀察自己的思維,自己的感受。
昨晚,每周一次的網絡會談也給了我一些啟發提示。我向主持人提出了我前幾日的疑問:我們要學會把一些心理的標簽從事實身上剝離出來,記得那個看到廚房的例子嗎?當時我有疑慮。面對一個你有些方面產生不滿的人,哪怕真的是剝離一些標簽,可還是無法真實地回避自己的不滿。比如丈夫不浪漫,哪怕你看到了不浪漫的事實,你也不會因此而產生他根本不關心自己的標簽情緒。主持人建議我去看看the five love language,每個人表達愛意的方式千差萬別。同時還要去挖掘自己不滿的情緒的深層次。也許這種不滿其實是對自己的不自信,或是其他什么自我的原因。
第八日,回顧自己在第一周的收獲。決定上這個情緒管理課程,就象站在一個巨大的懸崖邊上,看著自己腳下那么遙遠的距離,會質問自己:我能夠做到嗎?然后你一步一挪戰戰兢兢地往下走,雖然一直都在顫抖,雖然時不時還會跌倒或者僵立,可是一旁有人在仔細地指導你,你也在一步一步地往下走著,雖然很緩慢,
可也是在慢慢接近自己的目標,第一周正是如此,我們學習了什么產生了情緒壓力,從而產生了憤怒。以及那些讓你漸漸平息自己怒火的步驟。我們要寫下來我們收獲了什么,還有哪些to do list。我們作為父母,始終都習慣盯著那些做“錯”了的,而忽略了那些我們做“對”了的方面。
好吧,我自己來回顧一下。雖然自己依然還在發脾氣,然而我在內心學會了:
* 所有的情緒壓力都來自于自己對事件的預期與結果的偏差。
* 看待人或者事,不要自帶標簽,要將人和行為分離來看。
* 回到基本的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其他的都是自我主觀的判斷。
* 孩子的行為很多是父母的行為在他們身上的鏡像
* 愛的表示多了,慢慢就成了習慣
* 孩子的行為不關乎你,而關乎他們自己
* 憤怒是一種力量,一種你想要控制局面的力量,一種當我們覺得自己的自我價值沒有體現而爆發出來的自我保護機制。
* 要盡量避免制造壓力的四種思維:Right/Wrong life, I’m missing out, I/They Should/Could have done this, Me/My life is of less value (worth-less)。
認真盤點,居然學習了這么多重要的想法,真是一個很大的進步!第二周自己要把重點放在避免壓力的思維和多一些愛的表示。繼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