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邊總有這樣的人,學習上碩果累累,工作上有條不紊,休閑時刻豐富多彩。把生活過的有滋有味。他們就是學習忍者,學習,工作,休息幾不誤。
而像我,知道了那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此生。就像完成每天的晨讀感悟,最近老是要逼到最后,匆匆忙忙完成任務。必須要學會像學習忍者一樣思考,養成三個習慣,從而高效行動。
①『安排“充電時刻”』
充電時刻,它講的是每天抽出一個小時,持續地去做簡單的事情,才是獲得成功的關鍵。
因為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所以不管怎樣,7月我堅持了每天寫晨讀感悟。雖然進步沒有別人明顯,但我能堅持這么久我感到高興,在這次義工總結大會的分享上,能簡潔有條理的分享,獲得大家好評,歸功于7月份的堅持,持續的力量能讓我們越做越好。
安排“充電時刻”,需要注意兩個原則:
001 一旦決定了充電時刻,不要隨意變動
002 每天只安排一個充電時刻,持續專注地做好一件事情非常重要。
比如原來早上5點到6點是我看書的時間,那是我思想最清醒,家里最安靜的時刻。看書比較專注。后來放假后我把這個時間改成晨跑,看書延后,但因為靜不下心,干擾比較多,看書計劃就不能完成。看來就違背了以上兩條原則,重新規劃。
②『學會利用工具』
工具的發明,就是為了提高效率。
工具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001 思考工具
思考工具有很多,但我一點都不了解。思維導圖是很好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是我加入小灶群后了解的,但僅僅是了解了一點皮毛,根本不算真正懂得,更別說利用,盡快抽時間好好學習一下。
002 組織工具
我們可以利用組織工具來安排我們的工作、生活,不管是最簡單的事件待辦清單,還是各類時間管理APP,學會運用他們,可以有效地監控和管理自己的時間。
003 資源工具
各大網站、公眾號都有大量的學習資源和渠道,從你身邊的朋友、老師那里,你也可以獲取學習資源。
我行動緩慢,效率低下的原因是不善于利用工具,不能與時俱進。我需要學會用工具來組織和整理這些學習資源,提高效率,讓資源變成我大腦中的知識。
③『設置“趣味點”』
書中還提到一個非常有趣的積分兌換規則——趣味點理論。
說是理論,但其實它更像個游戲規則。比如你每天學習了1個小時,就給自己0.5個趣味點;每天學習了2個小時,積攢1個趣味點,以此類推。
積攢夠了趣味點,你就可以用來兌換娛樂時間。比如1個趣味點可以兌換刷朋友圈、微博半個小時,2個趣味點可以兌換和朋友出門喝個咖啡的時間,3個趣味點可以兌換一頓大餐犒勞一下自己……
通過設置趣味點,可以把枯燥單板的學習,變成有趣緊張的游戲,有刺激,有成就感。這就是快樂的學習吧,不妨一試。
首先,你得學會利用思考和組織工具,來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每天安排一小時的“充電時間”,來完成自己想做又覺得艱難的一件事情;第三,你可以通過設置趣味點,來激勵自己學習。
這篇文章對我很有用,好好踐行!
參考書目:《如何成為一個學習忍者》[英]格雷厄姆·奧爾科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