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諾基亞充電器頭
因為要去廣州,所以臨行前翻箱倒柜收拾東西,摸出來以前諾基亞的充電器,唏噓之后發現兩者有一點點不同,咋一看猜不到為什么有兩種不同的設計,直到我看到了它:
安卓數據線
由于不同的插座和使用手機者的位置,有時候不得不讓充電線的姿勢變得扭曲,一個靈活轉向的usb母頭,一下解鎖了所有的角度。
2
接著翻箱倒柜,又翻出來蘋果充電器,又唏噓了一下,仔細觀察又發現了個有意思的地方:
蘋果12w充電器接口
蘋果5w充電器接口
5w的充電器通常是適配iPhone的,而12w的充電器則是iPad,兩者把插頭部分取下之后可以看到細微的區別,后者多了個三角尖。其實蘋果設計的可以拔下插頭部分的想法還挺實惠的,無論想延長或是轉換插頭標準到香港版本都可以實現。三角尖又是因為什么呢?看到了它我一下又明白了:
蘋果充電器5w插頭部分
這個是從5w的充電器上取下來的插頭部分,顯然,它可以直接插在12w的充電器上。而12w的充電器的插頭取下以后卻無法插入5w的充電器上,此處故意沒有配圖。大家可以腦補,它將被5w的充電器的多余的小三角阻擋。
不知道這么設計的原因是什么,不過可以猜測,蘋果設定了一個規則,有時候可以讓你插,又時候不行,大概跟電壓電流的適配轉換有關。
3
好吧,其實入了產品這行才發現,原來生活中每個東西都不是無緣無故的,之所以是這樣,是因為有一個原因讓它變成這樣。想到之前在讀生物的時候的自然選擇,造物者是最厲害的產品經理,每一個物種都是精美的作品,無用的設計很快會被更有效率的方案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