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我家大寶終于小學畢業,突然感覺時間過得好快,但是在擇校的過程中,糾結了許久,也焦慮了許久。
在不安的情緒中,正好遇見了月芽插畫師的這一本詩集《花緩緩開,你慢慢來》,突然治愈了我焦慮又糾結的心情。
每一朵花開都有它的時區,我們糾結、強求都沒有用。
只有遵循順其自然,才會等到花開的時間。
01.慢慢來,沒關系
一直都挺喜歡孫儷與鄧超夫婦的育兒觀點,他們給自己的孩子取名“等等”,是希望讓自己的孩子能在快節奏的現在生活中學會“等一等”,放慢腳步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董卿曾說:
“我永遠沒有長大,但我永遠都沒有停止生長。人生需要全力以赴,但是不能太著急。”
我們要珍惜每一次機會,用盡全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但是,人生并不是一場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我們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去面對途中的困難和挑戰。
太著急往往會讓我們失去方向,在全力以赴的同時,也要學會放慢腳步,享受過程。
沉下心來默默蓄力,慢慢來,沒關系,每個人的花期不同,你也終會等到自己的時區。
正如作家馬德說的,不要急著讓生活給予你所有的答案。
慢慢來,沒關系,一日有一日的收獲,只有守得住寂寞,才能見得到屬于自己的微光。
02.努力生長,是我唯一的要事
新東方的成功企業家俞敏洪,他更是一位深受學生愛戴的教育導師,他的人生發展也并非一帆風順。
他經歷多次高考的失敗,每次失敗后都選擇重新站起來,繼續努力學習,最后他考入北京大學西語系,畢業后他留校任教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也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之后他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但創業初期生源不足,資金短缺,他常常一個人騎著自行車滿大街招生。后來他引入創新教學法,使枯燥的英語知識變得生動有趣,為新東方贏得良好的口碑。
有句話說得好,用經歷去“定義”你的一生。
我們之所以拼盡全力去成長,不過是想從世界的豐富性中,看到我們自己的可能性。
人生是一場無法回頭的旅行,渾渾噩噩一生,多姿絢爛也是一生。
我們都不希望過那種一眼到頭的人生,希望它的每一段精彩都會與眾不同。
命運不會虧待任何一個努力的人,
“未來的你一定會感激現在努力的你自己”。
追光的人,終會光芒萬丈。
03.等那朵花開,一切剛剛好
很喜歡三毛的一段話:
人這一生,匆匆而過,若說真有所圖,也不過是一份溫暖和帖記。
溫柔、有趣、不必太激烈;三餐、四季不必太匆忙。
心態剛剛好,氣質剛剛好,身材剛剛好,生活也剛剛好。
人生沒有十全十美,十全九美已是極好,生活不必追求完美,適合自己的就好。
不是擁有得足夠多才會感到幸福,恰到好處就好。
月滿則虧,人生小滿就好。
人生盡力了就好,不要執著于沒有意義的人和事。
胡適說:
“所有的最好,都不如剛剛好。”
人生不過3萬天,自己健康和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學會在遺憾中珍惜當下,在不足中感恩擁有。
所有的好,都不如剛剛好,享受當下就好。
04.我會救自己于戰火
無數次被羅翔老師的那句話深深觸動:
“請你務必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不竭千次萬次,毫不猶豫地,救自己于這人間的水火中。”
由丹尼·博伊爾執導,詹姆斯·弗蘭科主演的電影《127小時》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了美國登山青年阿倫·拉斯頓在斷臂自救過程中的驚心動魄經歷。
阿倫·拉斯頓是一位熱愛戶外運動的青年,他獨自前往美國猶他州藍約翰峽谷進行探險。
在探險過程中,他意外地發現自己的右手臂被一塊巨石壓住,無法動彈。他試圖用各種方法將巨石移開,但都以失敗告終。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體力逐漸耗盡,食物和水源也即將耗盡,他陷入了絕境。
面對生死存亡的考驗,阿倫沒有放棄希望。他開始嘗試用隨身攜帶的小刀切割自己的手臂,以求脫困。
這個過程異常痛苦和艱難,但他憑借著驚人的毅力和求生的欲望,最終成功地將自己的手臂切斷,并爬出峽谷,獲得了救援。
這個世界,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身邊的朋友親人也許能給你安慰,但最終能走出來的只有靠你自己。
眾生皆苦,唯有自渡。
你可以哭,可以恨,但一定不可以退縮。
你才是你生活的主人,你才是自己的靠山。
05.路的盡頭,是如你所見
在《窄門》中,有這么一段話:
“你們盡力從這窄門進來吧,
因為寬門和寬路通向地獄,
進去的人很多;
然而,窄門和窄路,卻通向永生,
只有少數人才找得到。”
“寬門”和“寬路”象征著世俗中那些看似容易、誘人且廣受歡迎的道路或選擇。因為很多人選擇這樣的道路,所以“進去的人很多”。
“窄門”和“窄路”則代表著那些需要付出努力、堅持信仰、克制欲望、遵循道德規范的艱難道路。這些道路雖然狹窄且不易行走,但它們卻是通往真正幸福和永生的正確道路。
由于這些道路需要人們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犧牲,所以只有少數有決心、有毅力的人才能找到并堅持走下去。
如果你選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路,沒關系,不同的路有不一樣的風景,? 山頂的風景從來都比山下的風景美。
從人煙稀少的路上看風景一點都不擁擠。
每一步前進都會離夢想更近一步,路的盡頭會有你想看的風景。
06.去吧,做你自己
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兒》里寫道,
“成功只有一種——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
成功并非單一的標準或模式,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都是獨特的,遵循自己的內心就好。
脫口秀主持人金星,自幼便對舞蹈藝術展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并夢想著能像女孩一樣翩翩起舞,擁有柔美的身段。
九歲時,金星不顧父母的反對,堅持要學習舞蹈。最終,她的執著打動了父母,得以進入沈陽軍區政治部前進歌舞團,成為部隊里年齡最小的士兵。在舞團中,她憑借天賦與努力,多次在舞蹈大賽中獲獎,并成功獲得全額獎學金出國深造。
從小便對自己的性別產生了困惑和不滿,她內心深處一直認為自己應該是一個女孩。這種性別認同的沖突伴隨著她的成長,使她逐漸堅定了變性的決心。
在作出變性決定時,金星面臨著巨大的社會壓力和輿論挑戰。但她憑借堅定的信念和對舞蹈的熱愛挺過了難關。術后,她經歷了長時間的康復和訓練,最終重新站上了舞臺。
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評價,走自己的路,做自己就好。
結語:
“慢慢來,你又不差”。
我們好像總是在著急要一個結果:
種了花,希望它明天就能開得漫山遍野;
栽了樹,希望它明天就能高入云天。
其實才剛開始,就急著要一個結果;甚至還沒有嘗試,就迫不及待否定答案。
日升月落,都有它自己的規律,越急越得不到。
允許自己慢慢來,用自己的方式,活出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