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派議郎王誧攜帶詔書出使東方,任命孫策為騎都尉,承襲其父孫堅烏程侯爵位,兼任會稽太守;讓他與呂布以及吳郡太守陳瑀一道討伐袁術。孫策嫌騎都尉官階太低,想要得到將軍的封號以便抬高自己的身價;王誧便以漢獻帝的名義任命孫策為明漢將軍。
[點評]
這相當于曹操收編了孫策,孫策也獲得名正言順的朝廷官銜,兩人各有所獲。孫策被封了官,也得干活,派去攻打袁術。
孫策準備行裝上路,走到錢唐時,吳郡太守陳瑀陰謀襲擊孫策,暗中勾結祖郎、嚴白虎等,讓他們做內應。孫策察覺,派遣部將呂范、徐逸到海西去進攻陳瑀,陳瑀戰敗,單人匹馬投奔袁紹。
當初,陳王劉寵勇猛過人,善用弓弩。黃巾軍起兵后,劉寵征召境內兵士,固大守城池,陳國人懼怕他,不敢叛變。陳國的國相、會稽人駱俊一向很有威望,當時,諸封國的王、侯都已不再享有租賦收入,反而不斷遭到搶掠,有的兩天才能吃上一頓飯,流離在外,死于荒野。只有陳國仍很富強,鄰郡的百姓紛紛前去投靠,擁有部眾十余萬人。到各州郡起兵討伐董卓時,劉寵率軍駐陽夏,自稱輔漢大將軍。袁術向陳國要糧草,被駱俊拒絕,袁術大為生氣,派刺客詐降,乘機殺死駱俊和劉寵,陳國從此衰敗。
冬季,九月,司空曹操東征袁術,袁術聽說曹操前來,拋下軍隊逃跑,留大將橋蕤等據守蘄陽抵抗曹操。曹操大破橋蕤等,將橋蕤等將領全部斬殺。袁術渡過淮河,逃到淮北。當時旱災很重,土地荒蕪,百姓饑寒交迫,袁術從此便衰落下去。
[點評]
袁術已經不堪一擊,連一次正面作戰都沒有,就逃命了。袁術稱帝,命里沒有,你就擔不起這個圣號。袁術的滅亡,進入了倒計時。
曹操延聘陳國人何夔為自己的僚屬,問他對袁術的看法。何夔說:“只有順應嘲流,才能得到上天幫助;只有信譽卓著,才能得到百姓幫助。袁術既不順應潮流,又缺乏信譽,卻盼望上天與百姓幫助他,怎么可以得到呢!曹操說:“任何一個政權,失去賢能的人才,都會滅亡,袁術不能重視你這樣的人才,滅亡的命運不是注定了嗎?”曹操性情嚴厲,部下僚屬往往因公事而受到棍棒的責打,何夔隨身帶著毒藥,發誓寧死也不受辱,所以始終沒有打過他。
[點評]
何夔與曹操總結了袁術三個大毛病:一是逆天時而動;二是沒有信譽;三是不重賢納才。也就是說沒有天時地利人和,豈能不衰敗。
沛國人許褚,勇力過人,聚集少年勇士及宗族數千家,堅守寨壘,以抵御外侵。淮河、汝水、陳國、梁國一帶都很畏懼他的勢力。曹操進軍到淮河、汝水一帶時,許褚率領部眾歸附曹操,曹操高興地說:“這就是我的樊噲!”當天就委任許褚為都尉,讓他作自己的侍衛首領,跟隨許褚的少年俠客們,都被任命為侍衛武士。
[點評]
許褚勇力絕人,帶著他的上萬人部曲歸附了曹操,此后是曹操一直到死的核心保安衛隊長。曹操命運真好,典韋沒了,老天又送來了老鄉許褚。
前任太尉楊彪與袁術家有姻親關系,曹操對此感到厭惡,便誣告楊彪圖謀罷黜皇帝,另立新君。奏報獻帝后,將楊彪逮捕下獄,指控他有大逆不道之罪。將作大匠孔融聽到消息后,來不及換上朝服,就趕去見曹操,對他說:“楊公四代都有清高的品德,受到天下人的仰慕。根據《周書》,父子兄弟,有罪都互不牽連,何況將袁術之罪加到楊彪頭上!”曹操說:“這是天子的意思。”孔融說:“假如周成五要殺死召公,周公能說不知道嗎?”
曹操命令許都令滿寵來審理楊彪案件,孔融與尚書令荀彧都囑咐滿寵說:“只應接受楊彪的口供,不要用刑加以拷問。”滿寵根本未加理睬,照樣嚴刑拷問,過了幾天,滿寵求見曹操,匯報說:“楊彪受刑后,沒有供出什么罪行,這個人全國聞名,如果沒有確實證據就定罪,必定會大失民心,我為您惋惜。”曹操當天就下令赦免楊彪。起初,荀彧、孔融聽到滿寵拷打楊彪的消息,都感到憤慨,等到楊彪因此而被赦免,才明白滿寵的用意,于是對待滿寵更加親近。楊彪看到東漢王室已經衰敗,政權控制在曹操手中,就自稱腿腳痙攣,十幾年不走路,因此得以免禍。
[點評]
曹操這時成為了東漢王朝真正的主人,他打敗了袁術,收編了孫策,控制了呂布,連劉備這時在他帳下也默默無聞,在朝廷也是大權獨攬。
太傅馬日磾的靈柩運回京師,朝廷商議要為他大辦喪事,提高儀式規格。孔融說:“馬日磾以上公的尊貴地位,代表天子出使,而他曲意諂媚奸臣,受奸臣的牽制。朝廷的大臣,怎么能以被人脅迫作為借口!天子憐憫舊臣,不忍加以追究,但不應該再提高規格。”朝廷接受了孔融的意見。已故兗州刺史金尚的靈柩運到京師,獻帝下詔,命令文武百官進行祭吊,任命他的兒子金瑋為郎中。
冬季,十一月,曹操再次進攻張繡,攻占湖陽,生拎擒劉表部將鄧濟。曹軍又進攻舞陰,攻克。
韓暹、楊奉在下邳,縱兵搶掠徐州與揚州交界地區,但軍隊仍然饑餓,便向呂布告辭,打算到荊州投靠劉表。呂布不允許他們離開。楊奉知道劉備與呂布有宿怨,便暗中與劉備聯絡,想與劉備一起進攻呂布。劉備假裝同意。楊奉率軍到沛縣,劉備請楊奉進城,擺宴席款待楊奉。酒宴還未到一半,就在席上將楊奉捆起來,隨即斬殺。
韓暹失去楊奉,十分孤立,率領部下十余名騎士投奔并州,途中被杼秋縣令張宣殺死。胡才、李樂留在河東,胡才被仇人殺死,李樂自己病死。郭汜被部將伍習殺死。
[點評]
到此為止,一批挾持或護衛過獻帝的人,基本上以不同的方式死了,曹操在朝廷的過往政敵差不多被肅清。
穎川人杜襲、趙儼、繁欽到荊州避難,劉表都以賓客的禮節接待他們。繁欽屢次向劉表貢獻奇計,受到劉表的欣賞。杜襲勸告繁欽說:“我之所以和你一起來這里,是為了保全自身,以待天時,那劉表豈是能撥亂反正之主?能委身于他嗎?你如果不能按捺住自己的才能,就不是我的朋友!我跟你絕交!”繁飲感慨地說:“我接受你的勸告!”及至曹操奉迎天子,定都許縣,趙儼對繁欽說:“曹操一定能安定全國,我知道應該歸附誰了。”于是回去拜見曹操,曹操任命趙儼為郎陵縣長。
陽安郡都尉、江夏人李通妻子的伯父犯法,趙儼將他逮捕問罪,判外死刑。當時,百姓的生殺大權都控制在州、郡長官手中。李通的妻子號哭著哀求李通救她伯父一命,李通說:“我正與曹公同心協力,在道義上,不能以私廢公!”李通贊揚趙儼執法無私,與趙儼結為好友。
[點評]
天下大亂,誰是可以歸附的明主尚在觀察審視之際,繁欽不斷地表現自己的才能,屬于不智。繁欽毛病在于其才學表現在不該表現的地方,表現給了不該給的人。不明就里,跟人跟得緊,就有代價,就像有人評論時政,臧否權貴,都是憋不住自己的真知灼見,最后給自己招禍。千般學問,萬般智慧,不該拿出來的時候,憋回去,藏在肚里。這個難度很大,才華越高越難憋,但是必須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