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從我畢業換了圈子后,就發現新朋友們都不怎么發朋友圈了。
偶爾看見他們發朋友圈,都有精心挑選的美圖和無可挑剔的文案,活生生像一篇 PR 稿,讓人忍不住點個贊。
最初我很好奇,我還在讀書時,常在朋友圈里看到同學們分享個人情緒,如今的朋友圈,只有精致生活分享,絕無半點心聲可言。
后來,我想通了:
你那點小心思,被上司看到了還得了?被同事看到了還得了?
微信大概是中國最讓人驕傲的互聯網產品了,僅僅是朋友圈,都足以寫幾本社會學專著了。
可能是微信已將人的生活與工作捆綁太深,不少人為了防止「朋友圈意外事件」,都有生活號、工作號之分。
即便是工作號,也不能太像個僵尸粉,偶爾,也要發幾條歲月靜好。
真讓人感嘆啊:活著好累。
最累的是:下班后你還要給頂著一張老臉酷愛自拍的上司點贊!
上司丟了張照片在微信群里,眾人紛紛隊形稱贊:
「老板好帥!」「姐你太美了!」
上司嫌不過癮,還要發朋友圈,于是,眾人浩浩蕩蕩從微信群轉戰朋友圈,紛紛深情點贊并留言,一時間,「發現」瞬間變成「+29」。
可以,這很中國式職場。
這讓我想起我一個網紅朋友對我說的話,每次他發一些出丑的內容發朋友圈時,下面就會有一串「哈哈哈哈哈哈哈」,網紅跟我說——
「我每次想到你們面無表情打出一串哈哈哈哈紅紅火火韓寒會會韓紅畫畫時,老子就想翻白眼。」
所以,心疼每次面無表情給老板點贊還要昧著良心夸帥夸美的你三秒鐘。
我見過一個畫風最清奇的主管,跟外面的那些妖艷賤貨比……
好吧,沒什么不同。
說是主管,其實也只是說起來好聽罷了,只帶了兩個人,充其量算個小組負責人,然而,領導該有的壞毛病,她一個都不落下的,學!會!了!
開奇奇怪怪的會浪費時間,制定堪稱奇葩的部門制度,動不動就要喊口號高呼我們是個大家庭,講真,遠遠看過去,三個人擺出一副千軍萬馬的氣勢來,可以說是很好笑了。
最最關鍵的,她要別人拍她馬屁。
無奈官太小,能奉承她的人實在不多,于是,三人微信群里的隊形也實在隊形不起來,朋友圈里孤零零的夸贊,怎么看都覺得諷刺。
她卻樂在其中,畢竟,被人捧著,哪怕只有兩個,也很窮開心啊!
后來,她手下的一名員工,實在受不了這種企業文化,怒而辭職,怒退微信群,狠狠發了條朋友圈——
「媽,我想哭!我下班后還要去朋友圈給上司自拍點贊!」
果不其然,下面一大串「哈哈哈哈紅紅火火韓寒會會韓紅畫畫」,我在腦補大家面無表情打出這串字的畫面。
于是,我也面無表情地點了個贊。
再翻翻朋友圈,畫風清奇的主管正在給大餅臉總監點贊,并在下面夸贊:好美好美!
不愧是總監,隊形的人還是蠻多了,真是熱鬧。
其實,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比過去更容易親近,卻也更不容易親密。
越來越多的相識,都僅供最后說聲永別用,甚至,連再見都不用說,離開共有圈子后,默契互刪,老死不相往來,也沒必要躲著,因為世界那么大,真的再也見不到。
我漸漸了解,無論是什么地方,有人在的地方,就有圈子,每個圈子都是個獨特的生態圈,有人站高處,有人在低處。
曾經區分高低在于倒茶敬酒的規矩,如今是看在朋友圈的點贊評論程度。
真是不容易,哪怕到了互聯網時代,還是逃不了中國式社交,要給上司點個贊。
所幸,隨著時代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創業,無數創業公司的 CEO 都是 85后、90后,他們并未沾染這些陋習,比起誰高誰低來,他們更看重的是事情有沒有做好。
在過往的上下級關系里,上司總會干涉到下級的生活,逼迫他們去做一些超出工作職責的事,還美名其曰為「人際關系」,這些陋習,從線下到線上,一點兒也沒變。
很感謝當代創業者們,將工作和生活分開,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
若能成朋友,你我在工作外平等,哪需虛情假意去點贊,也能友誼深厚。
若僅是工作伙伴,沒關系,齊心協力將目標達成,你我兩清,共同進步。
這才是正常的、健康的社交關系,愿昧著良心的點贊之舉早日消失,還眾人個清靜。
最后,謝謝你因為簡淺看完這些字,有什么話想說的就寫在這里吧,我會看的,我是你的鄰家好朋友。
哦,還有,記住,這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時,一定要屏蔽你的上司和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