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星期四晚上,閨蜜小麗在電話里興奮地說:“小敏回來了。”我的腦海中浮現出小敏的音容笑貌。我想起了他一貫的笑容、開心暢懷的大笑。那寬廣、豪爽、樂天、勇敢,都在歡樂的空氣震動中傳播下來。
小敏、小軍、小麗和我年紀相近,在廠里的大院長大。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小麗和小敏的智商都超過我。他們輕松地考取了一中。我們那個年代大學比較難考,小麗和小敏都落榜了。小敏準備復讀,實現他的大學夢。
下半年,全國征兵時間開始了。貼在宣傳欄里的公告勾起了小敏心存已久的向往。他憧憬著綠色的軍營,憧憬著火熱的部隊生活。軍營成了他永恒的熱戀。
小敏的父母都是為人淳樸、厚道、本分的人,小敏沒有爭取到征兵名額。小敏的外婆天天帶著他到居委會哭訴,居委會拗不過她,給了小敏一個名額。
小敏成功地通過了體檢,踏上了征程,從此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
在部隊當兵的三年,小敏吃苦耐勞、樂于奉獻、聰明機智、不怕困難,順利地考上了第三軍醫大學。
他穿著上綠下藍的軍裝,領上佩著紅領章,大檐軍帽正中嵌著鮮艷的國徽,腰束武裝帶,手持沖鋒槍,挺立崗位上。多么精神,多么威武!
小敏畢業后,被分配到河南一個小縣城的部隊醫院。美好的生活正在向他敞開。“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小敏的母親突發腦溢血去世,年僅四十五歲。母親是小敏心中唯一的、真實的、不可替代的人。因為有了母親,這個世界對他來說,完全不同。
小敏覺得天仿佛都塌下來了,他內心充滿了無助。小敏的弟弟叫小武,比他小三歲,在工廠里做事,兄弟倆情深意篤。小敏的父親已經下崗。他想起了曾經學習的一篇課文《和田的維吾爾》。那里的維吾爾人非常樂觀。
他們住在炎熱的沙漠地帶,在沙塵暴暴虐時,他們放聲歌唱。把鮮花種在門框邊、房梁上。他們用沙土烤肉和馕,燒“庫乃其”,甚至把衣服也晾在沙土上,不管條件多么惡劣,生活多么艱苦,在他們眼里都算不了什么。
小敏想,在平常人難以忍受的環境里,維吾爾人不會為一點困境丟掉自信和快樂。盡管母親不在了,可是弟弟還年輕,他是老大,他得幫父親撐起這個家。只要生命在,希望還在前面,生活還得繼續,即使再苦再累也要走完。
小敏料理完母親的后事,回了部隊。禍不單行。半年后,小武在單位經常加班熬夜,過度勞累,患上了腎病綜合癥。這個消息如晴天霹靂,讓小敏痛不欲生。他已經失去摯愛的母親,他不能再承受一次失去親人的痛苦了。
小敏的工資并不高,他把積蓄都寄給父親,叮囑他立即帶弟弟去看病。小敏的父親帶小武輾轉于各大醫院,哪家醫院擅長治療這種病,他們就趕過去。
經過一段時間的診治,小武的病情總算穩定下來了,但他依然需要長久服藥。腎病綜合癥是一個長期的病,小武既不能食用對腎臟不利的食物,同時也要避免一些對腎臟不利的運動,如長時間的體力運動等。
小武急著想替小敏減輕負擔,可是他目前的身體狀況不允許他去工作。小敏安慰他:“只要有哥哥在,你不要去上班,我養你。”
小敏是一個言必行、行必果的人,他把這句話當做一個承諾來實現。五年后,小敏到了三十而立的年紀,小武的病讓他囊中羞澀。小武實在不忍心再耽誤哥哥的婚姻大事了,他毅然去了廣州親戚開的公司里去工作。
小敏的同事絕大部分是北方人。北方女孩性格干脆爽朗,小敏心思細膩,很會體貼照顧人。他被眾多北方女孩戀慕。小敏不是個現實勢利的人,他選擇了當地一個當美容師的的女孩作為終生伴侶。
女孩溫柔賢淑,良善靜好,和小敏情投意合,兩人“琴瑟和諧,鸞鳳和鳴。”兩年后,他們的愛情結晶小明明出世了。
小明明長得和小敏如出一轍,乖巧、聽話。2007年,部隊開始大幅度漲工資。小武的工資并不高,小敏每個月要寄一些藥給他。
腎病綜合癥是個很容易復發的病,每當小武的病情加重時,小敏就要寄錢給他治病。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錢又付諸東流,小敏的賬戶空空如也。
當生活像一首歌那樣輕快流暢時,笑顏常開乃易事;而在一切事都不妙時仍能微笑的人,是真正的樂觀。——威爾科克斯
小敏是一個天性開朗的人,他相信烏云后面依然是燦爛的晴天。他從不怨天尤人,他每天都是樂呵呵、笑嘻嘻的。
歡樂是希望之花,能夠賜給她以力量,使她可以毫無畏懼地正視人生的坎坷。——巴爾扎克
小麗在電話里的呼叫把我的思緒拉回現場。我和小麗、小軍與小敏相約上個星期六晚,去碗粒酒店一聚。
下午六點,小敏按時赴約。他胖了,腹部頂著個大肚腩。他微微笑著,嘴角上揚,形成一個漂亮的弧度。
小敏說他很幸運,每次醫院調職,他都順風順水,沒有一點波折。小武的病情也比以前有了好轉,幾乎不要吃藥了。他準備在部隊待到五十歲退休。
一個人,無論何時何地,只要保持一種樂觀的心態,就會發現這個世界其實很美。正是小敏的樂天,才使他任何時候都不抱怨。他時時刻刻都是積極進取、生機勃勃的。
不要為我們現在的遭遇就埋怨命運的不公,實際上,世界上還有很多比我們更不幸的人,想想那些更不幸的人仍舊堅強地活著,我們又為什么不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