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天下文章一大抄大抄特抄抄了也白抄的網絡,談這個有什么意義?主要是有梗在喉,不吐不快。
在微信平臺上,同追一個熱點,同抄一篇文章不是什么新鮮事。但也會有人每張圖片標注出處,認真加上附錄。
前段時候公眾平臺推出了水印功能,貌似站出來為認真選圖認真發圖的人撐腰。奈何設計太丑,人家不買賬,又趕緊推出自由選擇是否添加水印。就算添加了水印,在這個美圖秀秀橫行的地方,只不過是“涂鴉筆一出,精彩盡在我手”。只不過涂完了留下一片白,像是有人坐擁美女圖片好多張,美女美女不在旁手在旁而飽暖淫出的東西。
再早些時間作家們起訴百度,因為作者在百度文庫里搜索出的內容比自己寫的還多。更可氣的是還亮堂堂的放著人家的大名。最后法院認定侵權,百度賠錢完事。當然,你可以說出頭的成本太高,如果不出名關注度又太低。沒事,總會有人只為了那一點執著堅持到底,他們才會讓世界改變。
現在想聽一首歌、看一部電影,不一定能那么順利找到了。國人免費的太久,不慢慢培養只會越來越不尊重原創,原創活不下去就得完蛋。整天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就以為只有農民伯伯的付出是值得尊重的??杉Z食撐滿的那叫糧倉,酒肉堆滿的那是泔水桶。尊重每一個個體,拋棄單一的判斷,這對咱家有好處。
扎在公眾微信平臺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你得承認,微信有自己的打算:服務用戶。想進來抄點內容獲得轉發增加粉絲再用粉絲賣錢的,那不成。除了應付一下老板,獲得一點虛榮的關注,加上一點點完成了當天任務的跳騰勁,還有什么?
種不出果子還靠著膨大劑脹大了腦殼,可是會爆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