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金秋
周末讀兩本書頗喜歡,一本張佳瑋寫的《世界上有趣的事太多》,一本前田約翰的《簡單法則》。普通人常有的兩種思維習慣,一種是這個世界太復雜,多數人為了利益勾心斗角不擇手段,太累想要活得簡單;另一種是自己生活得太單調乏味,別人的世界豐富多彩,外面的世界也很精彩。
前段時間在知乎上讀了很多篇張佳瑋的專欄文章,買了這本《世界上有趣的事太多》,也是一個極為偶然的相遇。就像去實體書店逛一圈,總要買幾本書,不希望喜歡的地方消失,算是一點微不足道的貢獻。知乎,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社區,因為有原創,不經意間會有意外的驚喜。知乎之所以迷人,是因為這個社區總給人一種學習的動力,因為“為什么”在我們平常的生活里太少,逐漸習以為常,以為天下之大,唯我獨尊。學習,可以有一點謙卑之心,敬畏自然和生命。
這兩本書其實毫無瓜葛,也不是一個主題。大概列舉一下兩本書的目錄,就能知道一二,《世界上有趣的事太多》寫:將煙草點燃,可以多漫長;吃茶,喝茶;喝水;大多數食物,都是不得已;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城市;冬天如何取暖;燒烤;洗澡。也寫:春藥的傳說,瓷器,火雞,咖啡館,頭上的毛。《簡單法則》寫了十個法則:化簡、整理、省時、學習、差異、環境、情感、信任、失敗、合一。看這些題目,每一篇都實在提不起興趣來,尤其現在標題黨的天下。
人總是在極簡和復雜之間徘徊,尋求一種平衡。從用眼睛看世界到用心感受世界,人經歷了豐富和膨脹,直到知道大道至簡的道理,開始找尋一種只適合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回歸初心,給一片藍天就燦爛。簡單得有趣,豐富得無所適從,也成了兩個矛盾。簡單說來,簡單的標題下未必沒有豐富有趣的文字,豐富得想要無所不含的題目也可能空洞。
“金庸小說里,主角經常流落荒山無人島,于是得吃燒烤。黃蓉在明霞島烤野羊,張無忌在山谷烤魚,令狐沖在溪邊烤田雞,不一而足。張翠山和殷素素初到冰火島,只能吃野果,一旦弄到火種,就能拿來烤熊肉吃,還吃起北極熊掌了。”這就是燒烤的美妙之處。關于燒烤,你還能想到什么?噢,啤酒,濃煙,路邊攤,夜晚,好吧,其實都是熱鬧,但我想不到《伊利亞特》,也想不到英文barbecue其實源出于法語de la barbe au cul,也不知道正統的全牛全羊BBQ,不知道成語膾炙人口,膾是細切的肉,炙是燒烤。更想不到“《荷馬史詩》里面英雄們祭祀的禮儀,說白了,就是希臘式烤肉……”額,吃個燒烤,至于嗎?
再比如抽煙,我雖然煙癮不大,但也比較喜歡讀書的時候抽煙。蘇聯人苦中作樂開玩笑,說斯大林一輩子對付同僚無數,“唯一不離不棄沒被他處決的伴侶,就是他那撮胡子和那桿煙斗”。丘吉爾離不開雪茄,電影里面的大佬們也都喜歡雪茄,有豪邁堅定睿智精明和兇悍的意思,海明威、魯迅、毛姆、林語堂也都喜歡煙斗,叼個煙斗,微笑著點頭不說話,似乎也高深莫測。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把煙草帶到歐洲……好吧,別扯遠了。抽個煙,別那么復雜,也別那么裝B好不。我看“將煙草點燃,可以多漫長”這個題目,心里暗想,這哥們難道還能寫出一朵花來。
常有人提醒,不要把事情想復雜,簡單多好。讀這些文字,從一個極為不起眼的題目,極簡單不浮華的文字,到一個龐大的體系,來龍去脈,好像帶你去冰火島烤了一次熊掌,看了一次印第安人用Y型管子兩端插入鼻孔,另一端裝燃燒的煙草,倒吸了一把冷汗。最后又被帶回到開始,不得不承認,簡單,未必不豐富,未必不有趣。這個世界有趣的事太多,我實在想不到,算不上腦洞大開,卻有被顛覆的感覺。因為自始至終,我都在極力的尋找一種算得上華麗的辭藻,試圖用復雜的形式,來證明自己高明,最終走向空洞說辭。一個簡單的題目,簡單語言,講了一個個有趣的故事。或許簡單,也真不簡單吧。
《簡單法則》也真夠簡單的,十個詞,每個詞都符合這本書的風格。這本書把學習放在承上啟下的位置,“努力學習知識,能夠讓一切變得更簡單。”就如擁有財富的人視金錢如糞土,說錢不重要。練就絕世武功,從一招一式苦練,達到一定道行時,自然無招勝有招。情況大概如初入一門學問,需要學習這個領域的極為基礎的東西,比如術語,熟悉這個領域的語境,有一個由淺入深,由薄到博的過程,讀起學術尖深的論文,駕熟就輕。開始不易,達到一定的程度,自然而然手到擒來。我想,張佳瑋能把身邊最常見的東西寫得這么“不可思議、意想不到”,出神入化,應該屬于高手一類。
每個人終歸是精力有限,但是就如登山挑戰一樣:“因為山就在那兒,沒有理由不登”。努力學習,算是對自我的一種超越,有進一步海闊天空的感覺,是為尋求精神的自由,尋求豐富的簡單。進一寸有進一寸的歡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