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歷朝歷代,都有一些武將,對主公忠心耿耿,打起仗來不要命,看上去都是直腸子的角色。 演義小說里尤其如此,《說岳》里的牛皋,《說唐》里的程咬金,《趙匡胤演義》中的鄭恩。 但這些人物真的沒腦子嗎?在他們勇猛魯莽的外表下,其實門兒清,未必都是一根筋。 今天要說的西漢名將周勃也是這樣。
? ? ? 后人一句“絳灌無文”,就坐實了周勃的沒文化。 《史記》里說周勃最不喜歡和文縐縐的人打交道,每次和這些滿口“之乎者也”的人交談,周勃就不耐煩,“趣為我語”,有話快說,有屁快放。 可就是這樣的人,卻在漢文帝時期被趕鴨子上架,當上了宰相。 著名的成語“汗流浹背”就是出典自周勃當宰相的時期。 有一天,漢文帝問周勃:“天下一歲決獄幾何?”全國一年之中要審理的案件有多少?這周勃哪知道啊。 漢文帝又問“天下一歲錢谷出入幾何?”全國每年收入和支出的金錢是多少?周勃還是說不上來。 周勃著急啊,“汗出沾背”,于是就有了“汗流浹背”這個成語。 當時,周勃是右丞相,比他級別略低的左丞相陳平就比周勃聰明得多,他其實也不知道這些個具體的數據,但他振振有詞地回答皇帝,術業有專攻,各司其職,專業的事情要問具體操作的人,丞相主要是把握大方向的,沒有必要清楚地知道每一個數據。 陳平到底是文化人啊!在和人打交道方面,周勃和陳平的差距不是一點點。
? ? ? 周勃是個苦出身。 青年時期的周勃,主業是用蘆葦編織養蠶的器具,和后世“織席販履”的劉皇叔職業屬性差不多,為了糊口,周勃還兼職吹鼓手,在人家婚喪嫁娶的儀式上賺點零花錢。 不過,周勃自幼習武,武功不錯,加入了當地的民兵組織。 周勃一開始就跟隨劉邦鬧革命,從一個最低級的武官起步,《史記·絳侯周勃世家》中花費了不少筆墨描述周勃的戰績。革命初期,周勃經常充當帶頭沖鋒的敢死隊長角色,“先登”(率先登上城墻)就有三次之多,直到劉邦受封漢王之后才當上將軍。 在楚漢大戰中,周勃參與了大部分的戰事,也立了不少戰功,但在漢軍陣營中,有得是韓信、彭越、英布這樣的大佬,周勃充其量也就是一個二流的武將。 周勃起先還是和灌嬰一起分享一塊封地,直到撲滅燕王臧荼的反叛之后才終于被封為絳侯。 這個侯爵的帽子是靠著一刀一槍和滿身傷痕掙回來的。?
? ? ? 周勃是劉邦的同鄉,再加上一直忠心耿耿,很符合后世常凱申的選將原則,所以,在西漢成立之后,幾位大佬先后被殺的情況下,周勃開始厚積薄發,受到重用,轉戰各大平叛戰場。 《史記》中專門統計了周勃的戰功,“得相國一人,丞相二人,將軍、二千石各三人;別破軍二,下城三,定郡五,縣七十九,得丞相、大將各一人。” 劉邦很看重周勃,在臨終時說,周勃沒什么文化,為人穩重,沒什么花花腸子,今后“安劉氏天下者必勃也”。 后來的事情果然被劉邦言中! 在呂氏專權,劉氏江山有易主危險的時候,正是擔任武裝部隊總司令(太尉)的周勃和擔任丞相的陳平兩個人攜手合作,挽狂瀾于既倒。 關鍵時刻,周勃拿著騙來的兵符進入北軍駐地,一句話“為呂氏右襢,為劉氏左襢”(擁護呂氏的袒露右臂,擁護劉氏的袒露左臂)威勢十足,順利奪取兵權。這也是周勃一生中最拉風的時刻。?
? ? ? 在呂后專權的日子里,周勃當著被架空的太尉,并沒有死腦筋,和呂后硬扛,而是表現出他能屈能伸的另一面。 漢惠帝劉盈去世后,呂后打算封呂家人王爵,時任右丞相王陵搬出劉邦的遺訓“非劉氏不得為王”,但周勃和陳平則明知抗議無效,表示了贊成的態度。 之后,新立的小皇帝知道自己不是皇后的親生,口出怨言,呂后廢帝換人,周勃同樣持默認的態度。 正是周勃表面上與世無爭、人畜無害的樣子才讓呂后一直放心把周勃擺在太尉的位置上,關鍵時刻才有發威的可能。 如果說周勃和王陵一樣硬頂上,很可能被踢出權力中樞,跑到封地里做個太平侯爺,真正需要他的時候就鞭長莫及了。 所以,誰說武將都是直腸子??
? ? ? 周勃的結局并不好,以至于《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被認為是專門講功臣受辱的傳記。 周勃挑頭誅滅諸呂之后,把一個大餡餅砸到了遠在山西的代王劉恒頭上,劉恒將信將疑中成了漢文帝。 毫無疑問,周勃功勞最大,于是周勃得到了黃金五千斤、食邑一萬戶的賞賜,還被封為第一總理(右丞相),這可以說是漢朝賞賜臣子的極致了,再往上就是一字并肩王了。 周勃這樣的人其實并不適合擔任文官之首的宰相,在“汗流浹背”之后,周勃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主動辭職,讓位給更機智的陳平。 又過了一年多,陳平去世,周勃二度出任宰相,好像忘記了上一次的尷尬。果然,還沒到一年,漢文帝就暗示周勃辭職當太平侯爺,聽話的周勃轉了一圈,又回到了自己的封地絳縣。?
? ? ? 但這才是郁悶的開始。 回到封地后的周勃經過反思,明悟了自己功高震主,皇帝對自己有了戒心。 他很擔心突然有一天自己就成了“兔死狗烹”中的那條老狗,于是每當有政府官員來到絳縣,他都身披鎧甲、戒備森嚴地接見官員,給自己壯膽。 沒想到的是,這樣的反常舉動反而被人當做意圖謀反的證據,漢文帝順水推舟,把周勃關進了最高法院。 在牢獄中,虎落平陽被犬欺,本來就不善言辭的周勃很有些掉進黃河洗不清的意思,連小小的獄卒都看出周勃完蛋了,各種奚落、欺凌。 亂了陣腳的周勃滿世界撒錢,希望有人能幫他,但送禮不得法,回應并不好,到了后來,連看管他的獄卒都看不過去了,直接寫字示意周勃去請公主作證。 周勃恍然大悟,自己的兒媳婦不就是漢文帝的閨女嗎?現成的證人啊,可笑自己還在騎驢找驢。 周勃很會舉一反三,除了讓兒媳婦出馬之后,又送上重金給漢文帝的舅舅薄昭。想當年,漢文帝懷疑皇位有假,正是派自己的舅舅前往長安打探消息的。 案件審理的緊急關頭,漢文帝確實裝聾作啞、順勢除掉周勃的想法,但被弟弟薄昭說動的薄太后站了出來,說了句公道話,想當年,周勃兵權在手不造反,現在窩在一個小縣,反倒是要造反了?薄太后甚至把手巾擲向漢文帝,發泄心中的怒氣。 周勃終于度過一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