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25? 張燕
《小藍和小黃》是李歐.李奧尼的處女作,創作來源是在1959年的一天他帶著5歲的孫子和三歲的孫女,從曼哈頓坐郊區的火車去康涅狄格州,因為這兩個調皮鬼一刻也不肯安寧,然后作者就順手拿著一本雜志說:我來給你們講個故事吧?接著他就把有廣告的那一頁撕下來,撕成了藍色、黃色和綠色的這種圓圓的小碎片,鋪到膝蓋的公文包上,然后就即興講到了這個故事,根據作者自傳的講述這個故事不但讓兩個孩子著迷就連鄰座的大人都被吸引過來,從此李歐.李奧尼聲名遠揚。
? ? ?這是一本很抽象的圖畫書,有很多人在不斷的質問,孩子們能看得懂這樣的書嗎?里面沒有具體的人物和形象,40多頁的紙就是一群五顏六色的色塊滾來滾去,但結果是習慣于形象思維的孩子他們輕而易舉的就讀懂了這個故事。
? ? ?小藍和小黃抱在一起變成了小綠,這個綠色是一種愛的顏色,暗示著人與人之前間心靈的融合,孩子們讀得懂他們也知道這是關于友誼的故事,這本書還有一個更深的主題就是認識自己,比如小藍和小黃抱在一起變成小綠后他們被父母拒絕傷心的哭了,流出了大滴的藍眼淚和黃眼淚,最后他們分別又把這些眼淚收攏到一起變成原來的小藍和小黃的時候,這個情節就被認為是一次自我的解體與重新構造的作業,從這個過程里就可以知道自己與他人的區別,從而確認自己認識到自己的存在,在回憶這本處女作時李歐.李奧尼說:在我形形色色的作品中,這一頁是完美無缺的。他所說的這一頁就是第一個畫面,一張白紙正中間有個藍色的圓點的那一頁,也就是那一頁人們會不以為然,就是一個藍色的點在那,什么也沒有啊?大師所有的藝術追求都濃縮在這一頁了,小藍位于紙的中心,讓讀者的視線和心情都集中在小藍身上,同時也達到了作者所強調的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關系是直接面對面這樣的一個目的,一句文字“這是小藍”從而拉進了主角與讀者之間的距離。
? ? ?所以很多經典的繪本都蘊含著深深的人生哲學。繪本需要淺淺的讀也需要深深的悟,每一本繪本需要延伸的點很多,我們的孩子不可能也不需要弄的清清楚楚,我們不要求孩子一下子懂得里面所有的內涵,但是我們講故事的大人清楚我們可以在恰逢時機給孩子一點心靈上的點撥那就夠了。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在反復翻看的過程中自然會習得自己的感悟。
? 我的理解是: ?小藍和小黃的故事告訴我們,我們的人生中其實會有很多次與他人這樣的相遇,而每一次的相遇會讓我們產生新的碰撞和變化,我們的生命和成長需要這樣的相遇,因為這樣我們的生命才可能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