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剛下載簡書,想一點點寫下去。只是有想寫東西的念頭,卻沒有寫的構思和素材。于是就在網上找一些文章看,在某個網站上面也找到好多和我一樣的新人,看看這些文章,感覺有些造作…… (雖然我寫東西也不怎么樣……)
這篇寫景的 傷春悲秋,另一篇抒情的又寫的情情愛愛。讀著讀著就讀不下去了,不禁去想,現在的人生活在快節奏里,真正傷春悲秋的有幾個?而另外一個要寫離開校園,離開喜歡的人,原本可以有絲惆悵加青春的小迷茫的文章,就這樣迷迷糊糊的被我讀完了。然而,我不知道文章到底在說什么,時不時的幾個造作的詞,想要彰顯一下文學功底,同時想到幾個可以用的詞語的時候,不是去推敲用哪個更好,而是在這句話之后,在想一句差不多意思的把另一個詞語安裝進去,不僅生硬還讓人眉頭一皺…… 嗯,我也經常這樣。
初讀《紅樓夢》的時候對那些情情愛愛以及其反應什么深刻意義等都沒有太大感覺,唯獨對里面的詩情有獨鐘,無論是林薛二人的佳作還是香菱初學的雜詩我都覺得棒極了。那時候對詩也沒有太多的涉獵,但對曹雪芹的開篇和結尾處的兩首始終念念不忘。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 ? 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每每讀起都覺得心頭仿佛被一團霧氣籠罩,喘不上來,又咽不下去,只是在這惆悵這。又依稀一個身穿長袍,手握折扇的男子獨自在巷口彳亍著。在這里真的能體會到感傷而不是生硬的刻畫上去,仿佛他已經在這條巷口嘆息,躊躇了幾個世紀……
下午無聊就把高中的文言文翻出來讀,一直都很喜歡文言,把阿房宮賦拿出來抄寫一遍,當時銘記于心的文章,今天字都認不全了。但是絲毫不影響我被它的氣勢所震撼,無論讀多少遍,還是那么有滋有味。隨便拿出來一句也都是經典的存在,心里總有一種崇拜和羨慕。
我想,真正要寫出來的文章,應該是讀者自己能夠體會出來,你想表達的東西的。而不是說要靠作者反復的強調我是要告訴你們什么什么。真正的境界就在于真正的大家,從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情感遠遠勝過生搬硬套。
有時候會想,我會不會也有一天能寫出這種文章出來。
畢竟咸魚也要有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