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母親的文章,關(guān)于母愛的文章我們都讀過很多很多,今天再次讀到比爾蓋茨的言論時,有了另一番感受:
一個人的三觀正到底有多重要?
我記得有次巴菲特到一個大學(xué)演講,一位女學(xué)生問他,我如何才能改變世界?
巴菲特回答她說,你是一個女人,將來會擁有自己的孩子,當(dāng)你把他教育好,讓他健康成長,擁有幸福的家庭,就是在改變世界。
-------------------? 分割線
類似的話我們以前也聽過,比如: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講真,真沒往心里去:哪個母親沒有推過搖籃,可是哪個母親敢說自己推動著的是世界呢?頂破天推動的是自己的世界,自己家庭的小世界……
此番在讀到它,有另一番感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影響最深遠(yuǎn)的老師,所謂言傳身教,我們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都潛移默化潤物細(xì)無聲地投影在孩子的小小世界里: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世界。
你有光明,世界便不黑暗;
你心懷希望,世界就不會絕望;
你慈悲善良,世界就不會荒涼;
我們所看到的世界間接的也是孩子的世界,我們的世界怎樣,孩子的第一世界就怎樣。
我們?yōu)槭裁磸膩矶紱]有想過我們這雙手也是推動世界的手呢?責(zé)任太重大,怕推不好?對自己信心不足,惶恐自己培育不出來推動世界的孩子?還是對孩子的愛,我的孩子只要幸福快樂就好推動世界太辛苦交給有能力的孩子去做吧!?
抑或以上都有,我們首先沒有敢想,所以就扼殺住了很多有可能的可能,思想設(shè)了限,行為難道還會無疆?一代人才也許就這樣埋沒在我們手中,埋沒在他們親生父母思維的局限上。
我也是在思想的疆域里馳騁了一下,我也沒想好要怎樣推動世界,加之我女兒也大了,早已不用搖籃了,嗨,騎起自行車來我怎么跑也追不上。
只是在很小的時候就告訴她:要做一個對家庭、對朋友、對社會有意義有價值人,不論你做什么職業(yè):做老師,就教書育人培養(yǎng)他們品格和知識技能;做醫(yī)生就為病人排憂解難解除病痛,不論做什么工作都懷著一顆敬畏的心。
再到后來,我會告訴孩子:你是一個女孩,長大了也會做母親,你要有養(yǎng)活自己和孩子的本領(lǐng),不能過度依附于他人。
我教給女兒閱讀給她書中的世界,教給女兒懂得美,懂得善良,懂得慈悲,懂得柔軟....
很多我也沒教好,我自己也沒修好:比如會丟三落四,比如會拖延....
可是沒關(guān)系,我們都有推動世界的手不是?!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他們的,最終還是他們的,還會是他們的孩子的,孩子的孩子的,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我看了看自己的手,又看了看自己的心,再次默念一遍: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
所有父母,我們一起加油!
寫在新學(xué)期前夜,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