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每次回國都要打上幾天點滴,都是上呼吸道感染之類的病。最初,因為沒有PM2.5這個指標,并不知道病因,我當時以為是水土不服。
2012年以后,漸漸明白那些年的病是怎么來的了。
最近才知道,有好幾位新西蘭的華人朋友,在回國之前都去家庭醫生那里打一種“流感疫苗”,以防萬一。
1、
今年回國后,在三亞和香港停留了一段時間。這期間,一直很健康,沒覺得哪里不適。看來,三亞和香港的空氣質量,還是不錯的。
后來,我由深圳中轉到云南羅平后,開始劇烈的咳嗽,咳得頭昏眼花,整夜不能安睡。
還沒嚴重到要去醫院的程度,我自己診斷,大概是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引發了咽炎。出國前我就有慢性咽炎,但在新西蘭從來沒犯過,我幾乎忘了這個病。
除了咳嗽,鼻子也變得特別敏感,我不停的打噴嚏,有粉塵時就更嚴重了。
為了不耽誤旅行,我到藥店陳述癥狀,由店員推薦用藥,我知道他們會推薦利潤高的藥,但只要能緩解癥狀,也只能這樣了。
一路上,我不停的買藥,中藥、西藥,還有各種抗生素,花費了幾百元。
幾天以后,我回到昆明,取消了后面的行程,安心吃藥養病,四五天后,那些癥狀慢慢消失了。
我真不知道是大量吃藥起了作用,還是我已經適應國內的空氣了。也許在國內呆久了,就會變得百毒不侵,百煉成鋼了。
久居海外,只要一回國就生病的人很多,上網一搜跳出來好多帖子,都是一樣的經歷。
有位在新西蘭生活了十幾年的東北小伙子,本想回國發展,可是一回國就生病,無一例外。
新西蘭的空氣純凈,在那里呆久了,大概抗體都消失了。
一位朋友因為一回國就生病,擔心國內空氣不好影響家人的健康,給家里買了臺空氣凈化器。結果,濾網用了幾個月黑的像活性炭一樣,只要一打開窗戶,凈化器的燈就變色。
還有一位久居非洲的朋友回到北京,重感冒反復發作,呼吸道重度感染,咳嗽的無法入睡(和我的癥狀差不多),頑固的感冒一直不好,仿佛是不治之癥。
后來他去雅加達出差,本來非常擔心自己的身體,因為雅加達是印尼污染較重的城市。結果沒想到,下了飛機不久,他的咳嗽就止住了,之前吃的藥也都不用吃了。
網友說,難道我已經適應外國的干凈清新了嗎?一年內回家兩次,一定會或大或小病一場,頭疼,嗓子沙啞,發燒,甚至嘔吐,腹瀉。難道是傳說中的水土不服嗎?還是根本已經忘本了。
心里無比向往祖國,但身體已經無法適應了。生活在空氣比較純凈的海外,猶如無菌箱里的小白鼠,回國后感覺不適很正常,因為空氣質量差異太大。
看來,由海外回國,病一場是免不了的了,咳嗽感冒雖是小病,但病起來,夜夜不能安睡,頭昏腦脹的,也是非常痛苦的體驗。
回國之后,還有些小事想要吐槽一下。
2、
最喜歡在夏季回國,因為那是哈爾濱最好的季節,我想吃的香瓜、粘玉米、油豆角正是時候。
上個月,我差不多每天都吃香瓜,直到央視曝光了甜蜜素事件。
央視記者暗訪黑龍江蘭溪的瓜農,發現他們給香瓜噴灑甜蜜素,所以這里的香瓜才能“嘎嘎甜”。
看新聞那天,我剛吃了兩個香瓜,大概是心理作用,我馬上覺得有點惡心,胃里難受。
朋友說,你就別嚇唬自己了,這個甜蜜素不可能是今年才用的,你前幾年吃的香瓜里都有甜蜜素。你吃的其他食品里,都有什么附加成分你也不知道,就閉著眼睛吃吧。
聽朋友一說,我倒平靜下來了,想想她說的話,真的很有道理。
有些事,不知道反而更好。香瓜有問題,西瓜就沒有嗎?姜是不是硫磺熏的,白菜根上沾沒沾甲醛,想多了也沒用,最后還是別無選擇,除非自己家里有菜園子。
我家住在松花江北岸,因為離市區較遠,小區附近的農貿市場經常有人賣小園蔬菜,價格要比正常攤位上的菜貴不少。
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小園蔬菜,只是那些菜看上去沒那么漂亮,黃瓜長短粗細不一,茄子都彎彎的,柿子也大大小小的,沒那么紅。
朋友提醒我,也許他們賣的根本不是小園蔬菜,只是把難看的菜集中在一起,充作小園的菜,還能賣個好價錢。
我們早就失去了對人的信任,因為只要有利可圖,有些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我挑了一個面相和善的老大爺的菜,我選擇相信他。
3、
在新西蘭的時候,我每天都去游泳。基督城有三家游泳館,我經常去的那家很新很干凈,還有一個溫水練習池,一個SPA池。
經常能看到工作人員檢查水樣,也經常在營業時間被告知某個泳池關閉,正在清潔,想必是檢出水質不合格了。
有一次三個泳池外加SPA池都關了,我只好萬分失望的回家了。不過,他們這樣注重衛生,讓人很安心。
外國的月亮也不一定都圓,之前看過一個新聞,報道加拿大的泳池尿素超標問題。
回國之后,我詢問朋友去哪里游泳比較好,幾個直接間接了解泳池狀況的朋友都提醒我,千萬不要去游泳。
在新西蘭,游泳池和圖書館一樣,都是福利設施,由市政局統一管理,并非盈利性機構。在國內,非盈利性機關單位的游池,不對外開放,而那些盈利性質的泳池,衛生狀況堪憂。
看來,在國內我只能放棄游泳了。
相信很多人會說,你們能在海外呼吸干凈的空氣,吃相對安全的食品,回國還說三道四的,是不是有點矯情。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猜會有好多人這樣想,其實我想說的話,只是事實而已。
不想膚淺的比較是國內好還是國外好,這是個既復雜又敏感的話題,而且帶著濃重的個人色彩,并沒有什么正確答案。
其實,新西蘭除了空氣絕對比國內好外,其他方面也不敢說絕對。
人到中年后,更愿意回國了,我現在有點理解葉落歸根的含義了。
晚上和朋友一起吃個燒烤,要一盤煮毛豆和花生米,再喝上兩瓶啤酒,這是哈爾濱最典型的消夏模式,也是我最想念的煙火氣。
如果沒有暢飲一次,就好像根本沒有回國一樣。
那天和幾個好友去了網紅的濱江鐵路橋,站在橋上想起了年少時的松花江畔。
學校郊游一般都是江畔一日游,大家在水邊撈個小魚,就能樂上一天。花幾分錢買一份酸梅湯,吃一根馬迭爾冰棍,在物質匱乏的年代,那已經是最大的滿足。
所謂家鄉,就是承載你記憶的地方,除了親人朋友,還有你自己留下的那些瞬間,那些呼吸化成的空氣。
所以,新西蘭再美,我還是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