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年年底都躲不開“年終獎”的傷害,當你問我“年終獎”的時候,我們的友誼差不多就走到了盡頭。
這幾天,“2017白領年終獎調查”又出來了,2017年終獎的平均值為7278元,66%的白領表示能拿到年終獎,遠高于2016年的39.5%。
雖然現金仍然是主要形式,但你永遠不知道領導有多調皮,奇葩年終獎也層出不窮,比如豬肉、榴蓮、辣條、衛生紙……
那些連一包辣條都舍不得意思一下的公司,哪怕是不花錢的“遲到券”也好呀,你們大概來年春天就看不見員工回來了。
上海奪去了北京去年第一的地位,成為 2017 年白領年終獎均值最高的城市,達到 11913 元。
看到這里,在上海的小姨夫就很心塞了:是誰偷偷把我平均進去了?都不打個招呼嗎?
當你還在為有沒有年終獎焦頭爛額的時候, 有些公司已經“無恥”地考慮:怎么樣發年終獎,才能既讓員工開心,還不能讓友商為難,畢竟我們發的太多,隔壁的員工們會有情緒的。
這些公司的年終獎,無非是公司變著花樣和員工秀恩愛罷了,就惡心你們這些沒有年終獎的單身狗,怎么了?
華為永遠扮演“別人家公司”的角色,華為也很無奈。2017年華為,還是熟悉的味道:華為年終獎發放總額1500億元,“只要在內、外合規的邊界內達到目標,搶的糧食越多,分的獎金越多,13級就可以拿23級的獎金。”也就是說,按照新獎勵方案,只要業績足夠好,普通員工也可以拿到百萬元。
實際上,華為有著非常完善的年終獎激勵機制:畢業生3年待在華為的,有15—20萬左右的分紅,如果是17-18級員工,03-04年左右進華為的,配股普遍小幾十萬股,稅前分紅大約60-70萬。如果是2000年前來的,分紅能過1百萬!
所以,盡管每年都有一波又一波媒體黑華為“軍事化管理”、“狼性文化壓榨員工”……依然阻擋不了投奔華為的浪潮。一幫待遇遠遠比不上華為的人,去黑華為的管理,第一個反感的不是大眾,是華為員工好吧:你們一天天閑著沒事干瞎胡鬧,就怕哪天公司被你們煩得減少了待遇福利。
華為大boss任正非說過: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變成了人才。
我似乎找到了一直碌碌無為的原因了:是公司錢沒給夠!公司如果希望我的才華早點橫溢,去為公司創造更多價值,請給我漲薪吧。
因為華為不怕你辭職,不怕你消極怠工,早在年前就發錢,把年終獎變成季度獎,對我們的沖擊不是太大,那時候我們還停留在加班加點,完成年底任務上面。
我們躲過了華為,終究躲不過騰訊、百度、阿里巴巴、360……畢竟他們一言不合給員工發個50月、100月薪年終獎,從來不會考慮我們感受的。
即使躲過了這些明星公司,也躲不過朋友圈的“塑料兄弟姐妹”們:友誼不在乎平時有多么噓寒問暖,只要你不在朋友圈秀年終獎就可以了。
人都是自己缺什么,越覺得別人在秀什么。對呀,我就是缺年終獎,怎么了?!
2.
不給我年終獎我就辭職不干了,我是這種人嗎?!是的!
我在乎年終獎那點錢嗎,那點錢對我來說,根本不是錢,是命好吧!
雖然勞動法把年終獎納入其他獎金的范疇,但企業發不發年終獎,以及發多少年終獎,都沒有硬性規定,就看企業“良心”了,能不能不要把考驗人性的這一套,放在公司層面?考驗整個管理層的良心,根本經不起考驗的好吧。
56.6%的職員會把有沒有年終獎作為是否跳槽的重要標準,從這個角度,所有心里有員工的公司,都要琢磨一下了吧?
對于年終獎,網上還有一個爭議:拿完年終獎,就跳槽,是不是不道德?
員工和公司,最根本的關系是雇傭關系,是你給錢我干活的范疇。年終獎,是對員工上一年工作的認可和肯定,并不是下一年的激勵,領了年終獎跳槽,哪有什么道德不道德?
能夠用規則與法律解決的問題,就不要強行跟人情道德掛上關系,該講規則非套上人情,往往是一切扯皮與煩惱的根源。
不過對于那種管理層游手好閑,員工閑云野鶴,所有人只管上班玩手機、下班打卡,沒有任何壓力,也沒有任何收益,隨時等著倒閉的公司,就不要奢求什么年終獎了。你加入的時候,就是沖著混吃等死去的,要什么年終獎的肯定與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