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周要拆的書籍是日本作家熊谷正壽的《你的時間有限,不要為別人而活》。
名字看起來極其像網上的雞湯文學,也許你要猜想書中會鼓勵你加油努力、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去旅行去愛等等。確實有這些內容,但這本書遠不止于此。
它是手賬入門書籍。詳細地為我們講述了“夢想清單”“未來年表”“年度計劃”“閱讀計劃”,手把手教會我們建立自己的手賬系統-----“夢想筆記本”“思考筆記本”“行動別筆記本”,更讓我們知道活頁筆記本的諸多好處。書中有許多新穎的點,我想與大家分享。
熊谷正壽,通過建立自己的夢想清單,用記事本記錄自己的人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一手創立在東證二部上市的GMO集團,是一位旗下有15家公司,約有800名員工的創業家。
不不,這書更不是成功學。跟我一起來看看就知道了。
這個計劃是包含生活和工作的,這周拆的內容集中在人生規劃,以及工作改進!
DAY1 “記事本圓夢計劃” 之 建個十五年的計劃吧!
【R】以年為單位的目標效果不彰
【I】建立五年以上的未來計劃
what: 制作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時間跨度的未來計劃才有意義。
why:
- 制定年度計劃時,很多人容易跟風。比如早睡早起、比如一年要讀多少書、比如要堅持運動、比如存錢。但它們也許并不適合自己。
- 眼下的困難永遠是最大的困難,制定計劃時,出現大而空無法切實落地的計劃。比如還債,只想快速解決這個問題,不顧及日常生活,每月的負擔超重,這樣的計劃不切實際不能解決問題。
- 失去真正規劃人生的機會。有人說,未來太遠無法規劃,但是我有夢想。我的夢想是當作家。“你什么時候當作家?”“以后。”“怎么做?”“先把這一年過好吧。”沒有具體的規劃和按部就班分配到每年的任務,夢想終究淪為空想。
- 寫下來的夢想不容易被忘記。沒有未來的規劃,陷入一年又一年的重復和雞毛蒜皮中,夢想只存在于想象中,沒有寫下來反復強化,很有可能被遺忘。
how:
1、羅列夢想清單,確定自己的“終極目標”。
2、收集資料、已達到目標的人的經歷,學習。清楚了解達到該目標需具備的能力。
3、清楚掌握自己目前的實際情況。
4、根據自身情況,確定實現目標的期限。
5、用一天來寫出期限時長的未來計劃。
6、將任務分配到每一年,制定每一年切實可行的計劃。
注意:
! 目標當然是可以變的,如果你的夢想發生改變,就重新做一個計劃吧。
(當然,這肯定不是今天變一個,明天變一個,所以找終極目標的時候謹慎一點吧。)
! 每年的計劃肯定會發生變化,但是有一個根據終極目標制定的基本框架,再去填充每一年的具體計劃,你心里會很踏實的。(當然每年的計劃,必須保證切實可行。)
【A1】沒有制定計劃的那些日子。
過去的我每年初都制定計劃,而且相當敷衍。比如要讀幾本書、要存多少錢、要結交幾個朋友。甚至都不規劃到沒一個月,因為我告訴自己,每個月的變數太大了。
未來想出書,想唱歌,想環游世界。當然,這些只是想想而已,哈哈。
每年的年度計劃實現多少?別逗了。年末的時候我根本找不到我的年度計劃寫在哪兒。就算找得到也不敢去看,因為從來沒完成過。
【A2】制定自己的夢想清單和未來年表。
1、把自己想做的一切事情全部寫下來,形成夢想清單。
2、制作人生金字塔,確定自己一生想成為什么人。在“經濟·物質”“社會·工作”“個人·家庭”“修養·知識”“健康”“心靈·健康”方面,確定我的終極目標。
3、羅列自己目前每個方面的現狀。
4、羅列未來15年的年份,和對應的自己的年齡。
5、確定人生標志性的目標,比如某年買房,某年收入達到多少。
6、任務分配到每一年后,制定該年的計劃。
這樣一個系統,我其實已經完成了。每天睡前看看自己的進度,進行小小的復盤,能知道自己是前進了還是停滯了,知道自己需要在哪方面加把勁。踏實,不慌不忙。
計劃也有做小型修改,因為生活中確實有意外,但是我的本子上夢想是有的,方向也是有的,不迷茫。
ps:有人說,你一天這么活著累不累?記這么多東西你看嗎?
答案是:累,但是我看。而且每天都看。我看的是目前的進度,看的是未來的路。這當然不是自我催眠。你試試看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