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臺伊始,普京的一系列治國方案陸續浮出水面,整頓政綱,加強中央集權;反腐倡廉,提高工作效率;調整國家安全戰略;全力倡導混合市場經濟模式,力爭融入國際經濟。
普京有信心,精心制定的強國戰略能帶領俄羅斯重獲新生,走向復興。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巨大的考驗一個接一個給普京迎頭暴擊,即使堅強如普京,恐怕也難走出如此沉重災難的陰霾。
其中,“庫爾斯克”號沉沒應該是最為嚴重的事件之一。
“庫爾斯克號”號稱航母終結者,是當時俄羅斯最新的高性能核動力潛艇之一。它能夠發射24枚巡航導彈,每枚重7噸,射程為500公里,足以把敵方一艘航母及周圍10艘以上的護航艦擊沉。1994年下水,1995年開始服役,僅僅五年,就以一種意外的方式沉沒。
2000年8月12日,“庫爾斯克號”核潛艇船員在準備發射魚雷時,由于魚雷上易燃物質過氧化氫發生泄漏,魚雷裝置發生爆炸。潛艇沉沒,艇上118名官兵遇難。
這次事件第一次讓普京陷入兩難之地,并因此飽受詬病。
“庫爾斯克號”事件發生后,俄軍迅速開始救援行動,但由于營救工作緊迫而艱巨,普京不得不請求外國援助。但是“庫爾斯克號”涉及海軍核心機密,如果接受外援,不啻于將俄羅斯戰略海軍對潛在的對手全面開放。
無論從國家安全還是軍人尊嚴考慮,這個提議都不可行。
然而,救人要緊,普京不得不咬牙做出一種“痛苦的選擇”。事故發生5天后,英國和挪威救援人員抵達出事海域。
營救在緊張的進行,謠言和指責卻接踵而至。各種指責海軍懶散,普京不作為的聲音此起彼伏。
普京在媒體上坦言稱自己應該承擔這次事件的全部責任:“盡管我在總統職位上才100天,但我還是應該承擔這次事情的全部責任,我有過失。我將與軍隊、艦隊同在,也將與人民同在。”
庫爾斯克號的陰影還未擺脫,又發生一個事件震動全國。
2002年8月19日,俄羅斯車臣共和國首府格羅茲尼郊外的坎卡拉軍事基地內,有“巨無霸”之稱的米—26重型直升機竟然突然墜落,一頭栽入坎卡拉雷區!
轉瞬之間,天堂成了地獄,一片火海。這是俄軍歷史上最慘重的軍事空難,114人死亡,僅33人生還。
這樣一種技術比較先進和成熟的直升機怎么會突然墜毀呢?是操作失誤?還是車臣非法武裝搞鬼?事故原因撲朔迷離。不管是什么原因,都給俄羅斯帶來了沉重的打擊,給普京應對突發危機的能力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普京針對這次墜機事件暴露的俄軍內部的各種問題,嚴辦玩忽職守者。
不得不說,冷靜強硬如普京,在海陸空軍中接連出現的重大事故面前,重振軍事強國的雄心也嚴重受挫。
痛定思痛,所有的困難都必須用實際行動去逐步解決。這也讓普京意識到,實現軍事戰略,實現強軍思想必須有雄厚的經濟后盾。而當時俄羅斯的寡頭,控制了全國70%的財富。這些肥的流油的寡頭,就像待宰的羔羊,可惡又可恨,招搖過市不知收斂,普京把目光投向他們,亮起了屠刀,這一戰勢不可收,結果如何?明天接著一起閱讀《普京傳》的其它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