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以為幸福是滿足了自己想要達到的一定條件才會擁有的。在沒有滿足之前,我沒有幸福感。所以很長的時間里,我一直很努力的在向著心中的目標奮斗。
然而,當我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心中的理想時,我發現,我依然不幸福。幸福仿佛永遠在你唾手可得而不可觸及的前方。
于是,我焦慮、煩躁、憂郁,不想動,對什么事情都不感興趣,我恐懼 、害怕,不敢面對未來,開始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可憐的人。前路茫茫,我的心已無處安放。
閨蜜來看我,我打不起精神。坐在她的面前一直哭,閨蜜不勸我,只是緊緊地抱住我,默默地幫我擦眼淚,輕輕地跟我說,“你的心情,我懂!”
第二天,她專程給我送來一本書,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因為當時的心情,我沒能堅持看完。直到我把自己從恐懼中抽離出來,安安靜靜地做回自己的時候,我才想起這本書,然后平靜的把它看完。
“給自己一個機會,靜下心來好好讀它。如果你在追尋人生的答案,或是你在嘗試解決人生的一個難題,或者你就是處在一個停滯的階段不知道下一步該怎么走,也許就在這本書的字里行間,你會有心領神會的一刻,因而答案自動浮現。”
我開始跟隨書中的主人公一次次地拜訪智慧老人,一次次地尋找隱藏在身心靈深處的真我,我一直在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什么是世界上所有人都想要的東西?我為什么不快樂?我們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來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當死亡來臨的時候,會把所有不能代表真正的我們的東西席卷一空,而真正的你,不會隨著時間甚至死亡而改變。
一直以來,我的思想總是在過去和未來,所以我才會有那么多的焦慮和恐懼,如今我嘗試著活在當下,用心感知當下的美好和安寧,用愛、喜悅、和平的心和當下的自己相處,告訴自己:“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 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內在投射出來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