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女鋼鐵俠
如果說2017是奮斗的一年,那么,2018對于我來說就是收獲的一年。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從一個寫作小白變成了故事優秀作者,名字旁邊多了一顆綠色的小星星。
都說那只是一個標簽而已,并無實際意義,況且優秀作者并無特權,但我覺得,那是故事里發出來的光,就像一壇老酒,經過長時間的沉淀、發酵,香味終于從一個個文字的縫隙中飄了出來。
-1-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我在簡書建立的第一個專題是《故事講堂》,初心就是來這里講故事的。
記得我發布的第一篇文章是《一條狗的宿命》,講的是我小時候,家里養了一條土狗,短短的一生中,發生在它身上的一些難忘的事情,那是一個傷心的故事,是流著淚寫完的。
可是,就是這樣一篇把自己感動得涕淚橫流的故事,卻沒能感動專題的編輯們,頻頻退稿,沒有一個專題肯收留它,無疑,那是一部失敗的作品。
還有一篇《病床上的感悟》,已經被我私密了,其實是我真正意義上的簡書處女作,講述了我去年腿傷入院,躺在病床上胡思亂想,當時內心的變化和對人生的感悟。
自以為,如此深刻、發人深省的題材,不是每個人都能親身經歷,一定會像韓劇般賺足讀者的眼淚。
同樣沒想到,編輯和讀者均不買賬。
我有些不明白,為什么一篇自己每讀一次都會流淚的故事,卻感動不了編輯、感動不了讀者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問題究竟出在哪里。
直到有一天,我終于恍然大悟,不由自主地拍起了大腿。不是編輯無情,也不是讀者鐵石心腸,是我自己的問題。
-2-
那是我在參加了幾期征文以后明白的。
初來簡書那段時間,我熱衷于寫征文,主要是苦于沒有題材可寫,還是命題作文好寫些。當然,如果說完全不在乎獎金,似乎有些騙人,但是我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想證明一下自己,稱稱自己的文字幾斤幾兩,處在什么水平。
很幸運,在進入簡書第21天的時候,我參加的一篇辯論咖征文獲了獎,看到自己的名字列在獲獎名單之列,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可是獲獎之后,我卻這山望著那山高,一時找不到寫作的方向了。我什么都想嘗試,什么體裁都想寫,我的個人主頁開始變得豐富多彩,就像首頁一樣,散文,小說、議論文、故事、游記、時事熱點,甚至雞湯都想熬上幾碗。
那時的我,就像走進了復雜的迷宮,看到哪里都有路,可是走一走,卻顯示此路不通。其實,很多體裁的文章并不適合我。
無意間,從大神那里聽說,要給自己定位,就是說要找到自己的閃光點,沿著一條路走下去,那樣才能走得更遠。
我的閃光點在哪里?我要怎么定位自己呢?我還是找不到答案,我更加迷茫了。
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故事燴,終于找到了路標,我還是繼續寫我的故事吧。走了那么多彎路,兜兜轉轉又回到了原點。
我的第一篇故事燴征文是《他的一句話影響了我一生》,我寫的是自己上高中時,遇到了美術班的王老師,雖然只有一面之交,但他的一句話,激起了我報考美術學院的信心,最后終于實現夢想的故事。
那天是周五,原故事專題主編洛子帥為大家進行了點評。由于有了之前獲獎的經歷,我對自己的文章充滿了自信。原以為會聽到滿屏的喝彩與夸贊,但是沒想到,主編竟然提出了很多文中的不足,并且給出了詳細的修改意見。雖然有點小失望,但是主編的點評很專業,見解獨到,我不得不心服口服。
那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我沒有經過任何加工,故事發展沒有太多的波瀾起伏,讀起來有點乏味。經過主編的點醒,我重新進行了修改,適當增加了環境描寫,內容更加貼近主題,為夢想的實現做了更多的鋪墊。總之,讓我故事中的王老師更加鮮活了,故事也有節奏了。改完之后,主編說修改得非常好,就是這個意思。
雖然那篇征文沒有獲獎,但我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也成為我寫作路上的分水嶺。
在寫征文這段時間,點評嘉賓小婷半清、語玲瓏交替為參賽者點評,她們都是我寫作路上的指明燈,受益匪淺。我也從其他獲獎的簡友身上學到了很多,我開始看到了自己的進步,我的故事也變得越來越成熟。
話又說回來,我終于找到了文章的問題所在。
在寫一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時,令作者感動的不是這一篇文字,而是曾經發生的故事本身。讀者沒有親身經歷,他們要跟隨你的文字,進入陌生的故事里面去,能否把自己的所觀所想,精準地傳遞給讀者,讓讀者感同身受,這就要求作者的寫作功底了。
也就是說,我那些感人的故事,被我這個沒有什么寫作功底的人寫糟蹋了。寫故事不同于寫日記,要有一個再創作的過程,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原來,寫故事并不容易。
-3-
在簡書寫作時間長了,慢慢地,我發現和我幾乎同時起步的簡友, 有好多成為了優秀作者,個個綠標加身,文章的閱讀量和粉絲成倍增長。相反,我的粉絲依舊三位數、閱讀量沒有顯著提高,點贊數也寥寥無幾。看到這些強烈的反差,我突然感到莫名的失落,仿佛自己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眼睜睜看著別人登上了領獎臺。
我開始仰望他們,也想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成為優秀作者很難,我也試著申請過,但是表格發送出去之后,卻石沉大海,沒了音信。
在這期間,我參加了職場小說的征文,短篇小說《夫妻無間道》獲得了一等獎。據說獲獎者有機會成為故事優秀作者,可是,職場小說專題主編智慧貓為我申請后,仍然沒有通過審核,告訴我繼續努力。
接連的申請失敗,我開始懷疑自己,我是不是水平確實很低,我是不是在寫作方面缺少天賦,我是不是應該換一條路試試。
那段時間,我的更文密度變小了,寫作的熱情也減退了,我有點想放棄了。
人在失意的時候,總想喝點雞湯補補,就在那時,我聽到了一句話:你一定要努力,但千萬別著急。這應該是簡書時下最流行的一句話了,既然急也沒有用,那么我只有繼續努力。
我們有一個七零后文藝青年社群,都是同齡的簡友,經常進行寫作方面的交流。他們也開導我、鼓勵我、支持我,我的心情漸漸地平復下來。
消極的想法一閃而過,我又重新鼓起勇氣,不成為優秀作者又如何,寫好自己的故事就好了。
我釋懷了。
-4-
接下來,我開始繼續寫故事,把精力放在了創作上。
我把一系列鄉土題材的故事,建了連載文集《村里那點事兒》,其中一篇《被掉包的新娘》,還被茶點微小說主編文字怪人發現,并做了推薦,他應該算是我的伯樂吧。后來,這篇文章還有幸登上了茶點故事會,那是我的作品首次在其他渠道曝光。
除了鄉土系列,我又開始嘗試新的題材,都市情感、小人物、世情、科幻等等,突破了之前只會寫親身經歷的故事、真實的故事,創作瓶頸漸漸打開。從讀者的關注度和反饋中,我發現了自己新的閃光點。
我又重拾了自信,看到小綠星,我又開始躍躍欲試。
故事燴曾經在年初的時候進行了一次改革,累計獲獎五次的參賽者,可以獲得故事優秀作者徽章。我準備做最后一搏,因為簡書征文活動進行了整頓,改為了七大主題征文,也就是說故事燴即將結束了。
那時,我已經四次榜上有名了,再有一次,就可以收獲那顆星星了,我必須贏。如果輸了,就再也沒有這么好的機會了,之前的努力都會付之東流,追星星的路,會變得更加漫長。
參加故事燴的人并不多,但是水平都很高,像竹露滴清響、月舞傾城、清晨起都是故事高手,經常位居第一名,我的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贏不是那么容易。
最后一期的故事燴主題是“高考”,在這之前,我曾經寫過自己的高考,如果舊事重提,感覺像是炒冷飯。再說,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歲月,雖然我如愿考上了大學,但那一年吃的苦,真的不想再提起。
那么寫寫別人的故事吧。我比較喜歡父輩們的故事,總覺得那代人的生活比較曲折,故事大多很沉重,很有厚度,比起我的高考更加吸引讀者的眼球。
我選擇了77年國家恢復高考的故事題材,在那一年,一部分幸運兒憑借高考,如愿走進了大學的校門,擁有了另一種人生;而更多的人卻與夢想失之交臂,那是個充滿故事的年代。
如果單純地寫一篇落榜的故事,總覺得沒有太多的份量,這樣的人物太平常,沒有太多的看點。
經過幾天苦思冥想之后,一個特殊的人物形象終于浮出水面。主人公考上了大學,但是自己并不知曉,錄取通知書被妻子鎖在一個盒子里,一藏就是幾十年,當他第一次看到這張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已經是一位白發老人了,那是一個愛恨交加、令人嘆息的故事。
我為這篇文章起名為《一張過期的錄取通知書》,內容反復修改了好多次,生怕不完美,打動不了評委。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這篇文章勝出了,獲得了一等獎,也為我的故事燴征文劃上了完美的句號。
五次上榜故事燴,故事專題主編似舞為我申請了綠標。等待的那幾天感覺度日如年,內心無比煎熬,因為經過前兩次的申請失敗,我已經信心全無,不寄太大希望了。
當收到二野童發來的簡信通知:“hi,感謝您在簡書創作!恭喜您成為簡書優秀故事作者!”時,我的內心無比激動,感慨萬千。雖然沒有過五關斬六將的轟轟烈烈,但也在征文長跑中心力憔悴,還好,付出終有回報。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現在想來真是至理名言。
綠標得到了,但這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我要繼續努力,好好寫故事。
追到星星后,我又要去追月亮了,聽說簡書上有一個標簽像個“紅月亮”。翻過了一座山,還有另一座山在等著我。人生總要有一些或大或小的目標,這樣的生活才有意義。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