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新教學點開業的第一天,早上六點不到就已醒來。閉目養神十分鐘,不敢懈怠,趕緊起床,洗漱完畢,給力的L先生已熱好了早飯。
七點出門,趕去駿苑拿東西。駿苑那兒已搬了差不多了,從年前托班結束到年后今天新地點開業,十來天的時間,中間還隔著春節,搬家、布置、規劃,到今天的基本就緒,真不容易啊!感謝所有的支持和幫助。
七點半過,翰柔門口,我們的張老師已經到了。悅悅媽媽迎面而至,她一邊走,一邊打著招呼,“早上急著上班,讓她早點過來。”望著這些步履匆匆的家長,覺得能幫助到他們真好,倍覺寬慰與踏實。
八點一過,孩子們陸陸續續地來了。今天新來了兩位新同學,朱朱和郝郝。朱朱是個高個子小姑娘,穿著格子襯衫和藍裙子,外面罩了一件毛茸茸的大衣,臉蛋紅撲撲的。郝郝是個小不點,才上幼兒園小班,小臉蛋圓圓的,兩只眼睛亮晶晶的。倆孩子沒過多久就跟大家熟了。朱朱說:“老師,你把帽子脫下來給我看一看,好嗎?”郝郝說:“老師,是不是要天黑了才能放學?”郝郝太小了,我們都笑稱他“郝弟弟”。郝弟弟好乖呀!郝弟弟,好弟弟,郝弟弟成了我們的好弟弟。
托班的孩子年齡不一,程度不一,怎樣讓他們快樂而又充實地呆上一天呢?咦,劉同學怎么還沒到?帶著孩子們來到電子琴教室,一起唱首快樂的歌吧。
“小朋友們好—”
“您好!您好!老師您好—”
練練發聲,認認譜,唱唱歌。菲菲、陽陽等同學唱得好認真。
“悅悅,唱歌的時候注意聲音要豎起來著,不能橫著、躺著。”老師學了幾個橫著躺著的聲音,小家伙們笑得前仰后合的。。
“悅悅,你來唱一句。”
“老師,我不會。”
“不會沒關系啊,學一學不就會了嗎?”
“這首歌誰會唱?”
辰辰同學竟然會唱這首《賣報歌》。
……
唱完歌,學習古詩《泊船瓜洲》。
“作者是宋朝的王安石,他是宋朝的政治家、文學家、詩人。”
“老師,什么是政治家?”
“嗯—政治家是能把國家管理好的人。”
“老師,瓜州在哪兒呀?”
“瓜州在京口的對面,中間隔著一條江。這條江就是長江。你們知道嗎?老師就是京口人,坐半小時船,過長江,就到了辰辰家。辰辰家離瓜州渡口不遠。”
辰辰高興地點著頭,我和辰辰因為這首詩里的瓜州和京口而感到與有榮焉。
鈺同學來了。
“你們怎么來得這么晚呀?我們都上了兩節課了。”
“老師,我們給你發信息了。”
“哎呀,手機還沒看呢。”
原來是鈺同學家里有事給耽擱了。
中午飯是張老師燒的。蘿卜排骨湯,茼蒿拌豆干,蒸臘腸,土豆絲,味道還不錯,尤其是臘腸,張老師從四川老家帶來的,真好吃。蘿卜排骨還不夠爛。因為是門面房,沒有煤氣灶,只能買了個電磁爐炒菜,買了電煲鍋煲湯。今天用電煲鍋煲湯,恐怕時間沒用夠。
考慮到孩子和老師的需要,所以在裝修時還是在后門留了個小隔間。油煙機,冰箱、微波爐、電磁爐、工作臺等一應物什添置完畢,小隔間成了小廚房。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我喜歡我們的小廚房。
今天的太陽真好,把孩子們帶到后面的空地上做游戲。先扔手絹。沒有手絹,老師就找了團紙,老師做示范。
“丟手絹,丟手絹,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訴他,快點快點抓住他。”一起哼著歌謠,老師悄悄地把“手絹”塞在一個小朋友的帽子里,嘻嘻,他們都沒發現,老師輕松抓到了他。吃一塹,長一智。小朋友們一個個把帽子戴了起來。看來,老師的方法不靈了,小朋友們總能發現丟在后面的手絹。于是你追我趕,好不熱鬧。
下午張老師給大家認鐘表,復習英語單詞。
兩節課后,小朋友問:老師,我們能再玩一會兒嗎?
玩什么呢?玩扔沙包吧。沒有沙包,就用鍵子代替吧。雖然是鍵子,小朋友們大朋友們玩得很開心。時間到了,孩子們一個個意猶未盡,約好明天再玩。
動靜結合才相宜,扔完沙包開始寫字。高山流水的音樂聲中,讓孩子們在田字格里規范書寫。“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有幾個小家伙的字寫得真好!希望他們無論是今天還是將來對美有追求,對己有要求。
四點過,幾個家長來接孩子了。郝弟弟說:老師,我要回家。孩子,媽媽還沒下班呢!再等一等好不好?郝弟弟很乖,點點頭答應了。菲菲、辰辰等幾個孩子的家長下班較遲,五點鐘,張老師又把晚飯給我們準備好了。六點半,孩子們陸續回家了。
晚上,寶兒媽媽微信問我,寶兒也要去托,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