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其實本文的原標題是《增重20斤后的心理感受》,后來考慮到大多數讀者的感受,改名為一句雞湯,講述自己如何克服20多年的死瘦子魔咒長胖20斤的,不具備實踐指導意義,但是其中的過程有些道理卻值得細細回味。
? ? ? ?種一棵樹的最好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 ? ? ?先交代一下原狀,那就是20余年體重從未突破110,時常在105以內打轉,每年新年愿望都是增重,但是從未實現過,昨天稱重已經達到了128,提前實現了年度目標,有望繼續增重。在今年2月時我決定開始用寫日記的方式打破自己的拖延癥,5月時開始持續的寫文章克服思考和輸出的惰性,7月時開始去健身房增重。我發現至今為止三個習慣都堅持了下來,而三者其實有循序漸進的感覺,養成一個習慣,就很容易形成習慣記憶養成另一個習慣,而難易程度可以先從簡單的做起培養成就感。
? ? ? ?而就在習慣的養成過程中,有幾點重要的感悟,那就是當你想培養一個習慣時,開始要比籌劃更重要,即行比知重要;有節奏比堆數量更重要;堅持要比重視更重要。舉個栗子,如果設定了一個貼合實際的目標,但是總是完不成,回歸到根本可能是不重視,比如跑步經常遇到出差,健身經常遇到加班,讀書總是遇到聚餐.....但是換而言之目標設定如果是追女孩子,其實可能距離,時間,年齡,都不會成為困難,半夜翻墻買宵夜,早起去接機,提前籌備生日禮物,你一定會想到,辦法總比問題多....對比著看,可能只是重視程度不同而已,其中的過程受到重視程度的主觀影響,也就多了許多看似客觀的阻力。
? ? ? ? 增重必先負重,以無常熬過低谷。
? ? ? ? ?如果說上一段是講習慣的養成之下決心的話,我覺得這一段主要想表達的是以增重為例如何養成一個習慣。我們可以分為兩步走,那就是搞懂原理,厘清低谷。負重必先增重,是說原理,之前想增重,每天都想的是如何做增量多吃多量,但是卻從未思考過增重與負重的關系,就像我們的胃口與運動量一樣,胃口越大,運動量未必大,但是運動量越大,身體所缺乏的能量就越大,胃口也會相應增大,如果沒弄明白這一點,可能增重也容易陷入誤區。 第二條中的無常熬過低谷,其實是應對每一種習慣的瓶頸期,那就是如堅持跑步,堅持日記,堅持任何一件事,都會有一段時間特別難熬,那段時間可能前面的階段已經習慣,下一個階段又無法短時間觸達,但它其實是再正常不過的,就像不會有每一天都是晴天,時常有刮風下雨一樣,如果往長看,這段在心情軸上顯示凹槽的部分總會有終點,我們也一直都明白,他終會過去。
? ? ? ? 凡事一定有第三種辦法。
? ? ? ?這是我這半年收獲最大的一句感悟之一。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或者說我們,都一直用著二元對立的方法在看待很多問題,我們總看到的是是非題,但其實他們可能是只是選擇題而已,而且一旦做了選擇題,你就會發現未必是單選。
? ? ? ? 舉個栗子,我們總會遇到加班,總會遇到發燒,總會遇到朋友聚餐和出差熬夜,但是我們又總想堅持跑步,當我們做出二選一的判斷時,我們不妨問自己一句,他們一定非此即彼么,一定是沖突的么?如果多想一點時間,也許就不會是原來的答案了。比如我們的目標是一周四次跑步,那么實現工作與跑步不耽誤的方法就不只是一周之內的調整了,還有可能是一天之內的時間調整。重新審視目標的面積,看看影響面積的每一條邊,也許我們會發現更多影響結果的多邊,也就能夠更好地找到“第三種辦法”
? ? ? ?這就是這半年紅紅火火恍恍惚惚增重了20斤的心得感悟,最近輸入甚少,記錄于此,以此自勉。 ??
三張廣告圖第63期.
1.奇特的拐角廣告
? ? 其實在三張圖的第一期,筆者就寫過紐約時報的拐角廣告,一個拐角剛好可以代表兩面,而兩面的不同對比和關系就是拐角廣告的重點,比如對比,比如遞進,比如相反,比如相鄰,比如包含和被包含.....紐約時報的那一期是,在這里看見世界,兩個側面代表著不同的世界,也就營造了不同的氛圍和感覺。這里也是如此,兩種不同的顏色反差,其實更加容易的呈現出了想要對比的信息,從而更好地表達主題。
2.后視鏡的奇思構想
? ? ? ?這個后視鏡廣告,與上次的倒車公益廣告還不一樣,主要是根據后視鏡的車貼來做出的有趣互動,一個小人站在后視鏡中,就仿佛真的有人在后面指揮倒車一樣,車里的其他位置的反射的內容又恰好形成了互動,還能提供一個仿真的距離可視化,這給我們一種什么思路呢?改變鏡子的外觀,也許能從感覺上改變鏡子外的事物認知。鏡子中的廣告,郵票,照相館等場景都可以如此嘗試。
3.太陽能廣告牌
? ? ? ? ?到這里筆者其實就很想問這個問題,到底是誰吸引走了我們的注意力?是光還是廣告牌呢,其實是廣告牌上的光束。白天的廣告牌用太陽能收集能量,晚上用收集的電能釋放燈光,吸引人的目光并且成功打出廣告,節能且有效,何樂而不為呢?再回頭看看大量廣告牌,太陽能的升級將是一個巨大的省錢生意,也是一個有效改善效果的一種新方式,期待國內的傳媒公司有所注意并加以引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