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是沒有止境的。學習永遠是有必要的。
學習新知識和學習如何做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知和行)
推遲行動最大的問題絕非是錯過好時機,推遲行動會影響工作效率。
思考要靠行動來提供新的數據,行動需要不斷依靠新的思考來修改方向。(知行合一)
你不能等到計劃雕琢得非常完美時才開始行動。
我們的教育,讓我們尋找問題的答案。這類是“閉合式問題”,只有一個答案,最終我們的思維習慣此類模式。
但,現實生活并非如此,我們面對的挑戰都是開放式問題,不一定有完美的答案,比如污染
我們的目標并不是高質量的計劃,而是高質量的工作!
一旦開始工作,你就不再考慮如何改善工作方式
實踐是一個優秀的老師,但它只接受肯花時間學習的學生。(自覺主動、佛度有緣人)
你沒有考慮在工作過程中改變方法
和停下來規劃新的方案相比,遵循原有的方案看上去更加容易。
在某些組織中,命令取代了人們的思考,甚至取代了常識。
你無法改變過去,但是你可以從中汲取教訓。
我們常常沒有做到為了未來學習,讓過去的事情就這么過去了。
總結往往會變成批斗大會或者獎勵大會,沒有人關心如何改進。
目標:將思考與行動相結合(知行合一)
盡早行動、立刻行動:計劃永遠不可能達到完美狀態。
不要等待,不要把思考看做可以獨立產生最終結果的單一步驟。
開始工作并不意味著計劃停止了。二者應該是相互促進的關系。不斷修正
及時總結:我們想當然的會認為,在計劃結束時進行總結。經常總結是有好處的。
按照計劃完成工作與花時間思考更好的工作方法之間永遠存在矛盾。
按照“準備→行動→總結”的順序工作
不斷重復這個循環,
每次總結都會產生新的信息。
作用:
1、避免制定決策時陷入停滯狀態
2、迅速接受新信息
3、把精力投入到最有效率的地方,而不是在收效甚微的地方埋頭苦干。
一些人制定計劃,一些人執行計劃
組織的規模越大,計劃制定者和執行者的有效距離就越遠。
思考的人僅僅是思考,執行的人僅僅是執行,兩個群體并沒有相互交流經驗。
執行者不知道計劃背后的思想,既不知道他們是否可以對計劃進行調整,也不知道他們可以對計劃作出怎樣的調整,計劃制定者則沒有計劃修改計劃,以解決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我們很少總結合作方式
即使停下來對項目進行總結,我們一可能只是關注工作本身。
我們在溝通工作方式、決策方式的思考上以及改善合作方式的研究上,花費的時間越多,得到的回報就越大。
如何帶人:幫助你的同事從經驗中學習
如果完成任務的過程得到改進,人們往往能更好的完成任務。
提供數據:大家在學習方面存在的問題
你要將數據信息提供給能夠有效利用它們的人。
提供分析:我們并沒有為他人的學習提供幫助。
當你對成功的原因或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時,你應該尋找與計劃的制定過程有關的原因。
提供方向:建議大家分享自己的經歷
當你向別人提供方向時,一定要說清楚,你并不是在向他們發布命令。(建議與命令的區別)
采取一些行動:做好示范和引導。
2016-2-27 ?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