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了古典老師的講話,感覺內心能量流動強大。以前也聽到過,這樣的一個道理,只關注自己能夠控制住的事情,今天才發現自己對它的理解是模糊的淺顯的。概念掌握的不夠清晰不夠深刻,表面上好像差距不大,可是內里的差距可是巨大的,有種管中窺豹的感覺。我們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窮則獨善其身,這一句話確實是很正確,但是它沒有說明白方法,我們不能夠落地實踐。其實任何的事情都有可控和不可控之分的,比如有的人上了一個三流的大學,既然上了這個大學,那么只要你在這個大學,那么在哪個學校上課是你現在不可控的,那么自己可以控制的是自己的態度,自己未來這幾年的生活狀態,自己的朋友圈,自己關注的事,自己能夠做的事……所以把注意力關注到自己能夠控制住的事情上就是最自己最大的負責。
其實農村的孩子進入城市最需要克服的困難并不一定是經濟上的,而是生活習慣和生活觀念上的。城里人的許多的觀念和農村娃帶來的觀念有很大很大的不同,農村娃進城最需要克服的是內心的關卡。許多農村娃進入城市都是自卑的狀態的,為什么?因為從小受環境的影響,開始在城時的感覺是城市格格不入,后來才漸漸的和這個城市和解,自己的內心和這個城市相互接納了,這些都是需要時間的打磨和融化。從小在大城市生活的人則沒有這些關卡,而打通這些關卡的捷徑是自我賦能。大師的教育方法就是和普通老師不一樣,這些東西都是普通老師不教的,甚至可以說有的老師是一輩子都不知道。
這里談到自我賦能,那么我們是不是可以選擇一個能夠相互賦能的一個群體呢?這個可以有,比如我們的《得到》戰友群,這里面的戰友是極其具有能量的。而且我們是能夠相互鼓勵的,但是我們工作的時間要占我們人生中的一大部分時間,那么選擇和一群什么樣的人在一起就會變得至關重要了。有的人一天當中都是精力充沛,有的人則是懶洋洋的,開始時我也認為這是天賦的原因。聽了這節課后,明白了,精力充沛的狀態是可以培養的,每天早上只要能夠帶給自己一點點成就感,那么這一上午,基本上大腦就是興奮的狀態,那么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是有效率的,而且是不累的。現在我寫一點我自己的觀察,我想很多人會有嫌棄自己不夠機靈的自卑感吧,其實這里的機靈也就是大腦的反應速度快。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自己的大腦反應速度慢的呢?我們都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吧,高中的時候一上英語課就犯困,而且到了下課時,大腦內的就像一團漿糊,這時候再讓你做一件事情肯定也是懶洋洋的,效率低下的。但是如果學了一節自己喜歡的課的時候,那么大腦的狀態是興奮的,而且做什么事情都是有效的。所以當認為自己不夠聰明的時候,一定提醒自己是自己的狀態沒有調整好,調整好了也就會變得聰明了。每個人的內心都會有一個缺口,這個缺口就是一個人的自卑點,一旦接受了這個自卑點,每個人的人生也就會變得不一樣。比如古典老師講的帶有大牙縫的姑娘從開始的自卑改變過來后,她的人生從此精彩。自卑就像一個咒語,一旦打破,那么面對前方的路就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