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這事說一千道一萬,其實理論誰都懂,最后還是要靠行動落到實處,達成目標,所以當下定決心突破自我,追求卓越之后,一個行之有效的行動方案會幫我們高效務實的達成目標,完成飛躍。
那何謂行之有效呢?首先要切實可行,最忌一口吃個胖子的浮躁心理,比方說學英文,不能盲目要求自己在短期內達到可欣賞好萊塢大片的水平;再比如健身,一個月從超重到線條硬朗也是不太可能的,總需要一個不影響健康又兼顧生活的鍛煉方案,所以最開始設立一個略具挑戰性通過努力容易達成的目標是很重要的,對接下來的方案執行以及信心建立都可起到積極作用。
再有就是初始階段不可貪多,比方說雄心勃勃的又要減肥,又要完成資格考試,又想讀書很多本,還要寫作若干等等,因為人都是有貪圖安逸的天性,太大的壓力會迫使大腦產生諸如“我不是這塊料”“我天生就不是干這個的”“其實現在這樣也沒什么不好”之類的惰性思維,當最初的激情消逝,很容易又恢復原樣,而且有可能變得更懶,所以一般有效的方法是最多設定兩個目標,健康鍛煉方面的和事業工作方面的,比方說,每天保證45分鐘的鍛煉,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跑步,球類,騎車,瑜伽,搏擊等,一定要利于堅持的;工作方面的可根據職業做針對性提高,在上班時間外多做至少一個小時的相關性學習,像銷售的可學習心理學或口才學,會計的可學習融資方面,操盤的可做復盤推演等等,不要貪多,這樣在保證每天的目標完成下,大可盡情放松,看電影美劇,或是打游戲啥的,事實上娛樂的同時完全可以做深蹲啦啥的健身嘛,重要的是保證緊要事務規劃目標每天完成。
設定目標的方法分析主要就是兩個重要原則,孫正義先生的倒推法和一萬小時理論,比方說熱門行業會計,每天工作8小時的話,理論上一般10000/8是1250天,也就是3.42年就可成為行家里手,這個時候如果想要在業內突出,就得專精融資、IPO等相關業務知識,每天只需多花額外兩個小時,3.42年后就有了比同行很明顯的優勢,那個時候,所需的就是一個表現的機會了,具體到細節,要想達到這個效果,得找出自己需要學些什么科目或是要通過什么資格考試,甚至可考慮業余到有相關業務的機構公司免薪學習鍛煉來積累實際經驗,然后倒著推演,兩年內需要完成什么,一年內的目標,一季、一月、到一周,就這么按部就班,每天完成,用不了多久,就會發現生活和提高同步進行,每一天都過得無比從容!然后健康目標也是同理,不管健身或是減肥,都可按照這個方法,每天完成一點點,最關鍵的是會養成受益終生的健康習慣。
當習慣了這種有效率規劃后的生活,可根據自身情況安排生活工作,享樂性就多生活,工作型就多學習提高,目的就是讓自己富足充實,心靈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