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記:“催新婦 打新郎”不過是古人玩剩下的,看看古代人婚禮怎么玩

婚禮

文/蘇荷

“人皇氏始有夫婦之道,伏羲氏始制嫁娶,以儷皮為禮”,唐代杜佑的話揭示了人們開始結為夫妻的事實。

伏羲氏時,生活生產的條件落后,漁獵為生,成婚之時,只好以“儷皮”為禮,儷皮是魚獸之皮,用來制作簡單的衣物,非常珍貴,所以用來約定婚禮。

我國古代嫁娶的儷皮為禮,是婚姻禮俗的開端,大戴禮記《感志篇》記載:“凡淫亂生於男女無別,夫婦無義。婚禮享聘者,所以別男女,明夫婦之義也。”

也就是說男女淫亂致夫婦無義。婚禮之所以有聘禮的禮數,是為了區別男女之義,明夫婦之義,這大概也是婚禮最原始的意義。

古代婚禮儀式繁雜,并不像今天的閃婚,裸婚,更多的是要有一套儀式流程。

傳說在女媧氏和伏羲氏時,開始有媒人說親:“女媧氏與伏羲氏共母,佐伏羲正婚姻,始為神媒”。到了夏后氏,開始有了迎親一說,秦始皇時,娶媳婦必須納麻鞋一雙,取其成雙成對之意。到了漢代,結婚的聘禮變得更多,除了用文墨祝福,還要用一頭羊。

漢代史籍記載:“漢重墨,今答聘之。始婚禮用羊”。為何要用一頭羊呢?“羊”字通“祥”,是吉祥的意思。接著,人們婚禮嫁娶就開始大力創新。

明代《夜航船》記載:“張嘉貞嫁女,制秀幕牽紅”。唐代宰相張嘉貞想讓荊州都督郭元振做他的女婿,于是對郭元振說:“我有五個女兒,各拿著一根絲在幕后,你任牽一根,牽到誰,就讓她嫁給你。”結果郭元振得到他的三女兒,這就是牽線搭橋的故事。

當時,舉行婚禮之前要有六禮,行完六禮才可以舉行婚禮。

《詩經 衛風 氓》中談到男人來找女子時帶著一匹絲,“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男子帶的絲不過是聘禮而已。兩人約定后,男子卻遲遲沒有回應,女人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傾訴:“匪我愆期,子無良媒”,不是我拖延婚期,是你沒有個好媒人。

所以媒人很重要,今天,很多新人結婚時都要媒人。這是婚禮的一個重要環節。

除了媒人,還有納采、問名、納吉、納征這四個禮數,納采時,男人家要出一只大雁,問名就是取男女雙方之姓名,今天還要生辰八字,用以擇定婚期。納征就是聘禮,請期就是婚期了,再加上迎親這一環節,六禮就全了。

古人非常講究,一步一式,都不可馬虎。

我們現在,結婚時新娘都要走紅毯,其實在唐代就已經有這個風俗了。史籍記載:“唐新婦至大門,傳席勿履地”,到了晚唐時,新娘子上車,要用蓋頭紅衣披頭蓋面,遮擋住膝蓋,人們在大街上爭相觀看,十分熱鬧,現在很多新人用西式婚禮,相對來說,人們并不過多講究,草草了事。

婚禮到了五代時就有趣味,新娘子入夫家門要跨馬鞍,走席子鋪成的小道進屋,前呼后擁,好不熱鬧。到了南北朝時期,出現了時下流行的“催新婦,打新郎”的婚俗,“十數人大呼,催新婦上輿,婦家賓親婦女打新郎,喜拳手交下”,也就是說數十人大喊大叫著,催促新娘子上轎,女方家里的賓親打新郎,拳手上下,今天的打新郎習俗不過是古人習俗的演變。

關于打新郎,一是圖個喜氣,二是形式上映襯了新娘離開的悲喜,跟新娘要哭是一個道理。

總之,古人舉行婚禮,名目繁多,經過不斷發展后,還有明堂拜舅姑,祭拜祖先,三日回門等等,人們借婚禮之事,一派喜慶,亭臺樓閣,無不充滿喜氣洋洋的氛圍。我們今天常見的結婚時“催新婦,打新郎”,走紅毯,拜天地等都是從古代的風俗中繼承和發展而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
    遇見青丘閱讀 4,550評論 8 35
  • 婚禮是一種宗教儀式或法律公證儀式,其意義在于獲取社會的承認和祝福,防止重婚,幫助新婚夫婦適應新的社會角色和要求,準...
    天馬酒仙閱讀 1,580評論 0 7
  • 介紹 memcache 使用了 Slab Allocator 的內存分配機制, 按照預先規定的大小, 將待分配的內...
    簡單方式閱讀 3,007評論 4 18
  • 前兩天一個姐妹非常的苦惱,她苦惱的是對于感情選擇放棄還是堅持呢?其實在婚前一定要放肆的戀愛,不管怎么樣隨心去選擇。...
    云華1閱讀 212評論 2 2
  • 這是leo365日寫作計劃第43天的寫作計劃 瘋狂動物城,一部喜慶的動畫,人性化的動物性格各異,讓人忍俊不禁,其中...
    熾焰燁閱讀 465評論 0 0